修来的福分
喻建国
今早在微信中看到蔡振华老师的微信:“静安讲师团的同仁,很不幸我丈夫蔡正华于昨天半夜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120来已没生命体征。谢谢你们平时对老蔡的友好,关心,爱护。”原来这是蔡振华老师的爱人发的微信,我立即用微信回复:“蔡振华老师是我的老相知,他天天关注我的文章,我们两还曾经共同去浦东为协会工作。在此特表悼念。”
蔡工比我小,在我面前他就代表着青春有为。我和他的交情是从我们接受静安区老科协委派的工作开始的。他负责讲手工制作,我负责讲心态成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重疾残疾人,年龄属于中青年。另外我还要对浦东新区重症残疾人护理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调适,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热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的心态向成熟靠拢。我们每月去一次,一去就是一整天。浦东新区重症残疾人护理院坐落东亭路,已经快到浦东机场了。我和蔡老师的家相隔不远,只有700米左右。我开车去,邀他同车,他婉言拒绝,其实他是怕我年老开车,容易出交通事故。协会领导也怕我会出事故专门请负责这项工作的穆玉玲老师与我同车来回。
每次结束工作,一般都已经是下午三点钟左右了,我离开时总要叫他上车,他每次都婉言谢绝,他要等两个小时后护理院工作人员下班的班车,该班车开到地铁站的一个站口,他再乘地铁辗转回家。
每次在浦东新区重症残疾人护理院工作的间隙以及午饭后的休息时间,我都会和他促膝交流,每次时间都在几个小时,这样的交流肯定会深深地促进交情。我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思想相通。他不大用手机,我每次向他介绍微信,他也总是婉言谢绝。直到两年前,他才用上了手机的微信,他感受到微信的作用,也积极地参与微信中的活动,他的微信名“华华”,他几乎每天阅读我在微信中发的文章,还常常另发议论,让我获益不浅。他后来也在微信中连续发有关红楼梦的文章,身受群里的朋友欢迎。
记得有一次他来我家做客,他带来了一本《上海普通教育系统高级专家名录》,这是一本很早以前出版的一本书籍,我十分惊讶他为什么送这本书给我,原来他的父亲也是上海市普通教育系统的高级专家,他的父亲不久前仙逝,他觉得这本书摆在家里也没什么用,而这本书里有我的一段记载,他觉得我可能有用,就此专门来我家把这书送给我。现在这本书就放在我客厅的书橱内,和我原本有的一本放在一起。
今年5月13日下午,他发给我微信:“好几天没有看到你的文章了,可好?”我告诉他:“我在龙华医院做检查,进去已经六天了。”他对我真是十分关心,厚爱心领。
在我两的交流中也常谈及死亡之事,我的观点是:要死就快点死。他也同意我的观点,赖死赖活,实在没意思。今天知悉他已经快去了,虽然十分悲痛,但也心存快乐。他走得多么快活,丝毫不痛苦,过世前也没有丝毫痛苦,绝对是修来的的一份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