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占国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2019-8-3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科学发现和科学概念就一直是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科学家在科学认识活动中通过对获取的和积累的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概括,形成各种各样的科学规律,实现对客观对象的科学认识。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事实作为认识论范畴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则是主观的。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的科学原理、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手段,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两种主要途径是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科学事实的整理是归纳演绎和类比;从可观察的经验规律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规律。通过科学事实的获得、基本概念的提炼、假说原理和定律的提出、逻辑演绎系统的形成到一系列具体结论的比较等相关部分,系统形成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功能,用以解释世界预见未来。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决定了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解释功能是科学理论活动的基本功能所在,科学揭示意味着理论不仅仅能从其前提经过逻辑推理而导出定律,而且还包括着对经验事实的理解。一个理论不仅能通过做出真实的预言来解释世界,而且还能将熟悉的已观察到的事件与较不熟悉的或许是非常陌生的表象背后的实在联系起来。科学理论的功能不仅表现为能够解释已知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能够预见目前尚未预见到、但却能为日后科学实践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科学史表明,一个科学理论所解释的自然规律越深刻、越普遍,它的预见能力越强,其所预见到的现象越多,其实践和理论意义也就越大。一个科学理论,必然会通过预见不知道的经验和事实来扩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改造[44]。
阴阳证治学是系统研究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规律的创新性理论,是为应对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集中涌现且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而创立的学术体系,是有效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更是实现中医药产业化的必然途径。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基于人体生命结构更超越结构性研究,从物质世界的关系和属性高层级切入以发现关系和属性层面之真知、揭示规律、发展真理、预测和防治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为己任而进行的阴阳证治高度的时空纵横求索。即从感性知性上升到理性、从主观思维到客观实在、从体与用、从低层次结构到高层级的关系和属性等时空范畴进行全方位考察,深刻揭示生命健康疾病与寿夭的内在运动规律阴阳运动——虚实盛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阴阳失衡---自身损伤、养生长寿治未病规律调平阴阳---长寿健康、内伤病辨证规律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和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融治调防养于一体的防治规律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总规律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并系统阐述其概念内涵与外延。用以解放新观念、开启新思维、创立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道路、获得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完成新任务从而解放医学生产力。道合理明术自通,“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散之则理为万象,会之则理归一心。夫医者,一心也;病者,万象也。举万病之多,则医道诚难,然而万病之病,不过各得一病耳”(《景岳全书·传忠录·明理》)。为医者不明阴阳,尤如夜行无烛。下面从阴阳证治学概念和阴阳证治学理论现代诠释两方面展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