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口,给下岗职工一口吃的有何妨
曹秀
改革开放前我在北京饭店经常看到乞丐,改革开放后在全国各大饭店仍然看到乞丐,为什么乞丐越来越多,按正确思路这样的人可能是家庭困难,迫不得已走上乞丐的路。然而,按另外一种思考,渐渐地我感觉到乞丐也是一种职业,只不过没有人当回事。据说现在的乞丐成为富人的也不在少数,他们能在耻辱中夺走第一桶金,不能不为他们的胆量点赞。
曾经有一个公务员放弃了自己干部身份,外出流浪,当同学聚会时他也参加,而且是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聚会的同学震得睁大眼睛。谁也说不清是流浪人对了,还是他们错了,人生到此产生怀疑,弄不清学历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反过来不如流浪人了。我问过一个乞丐为什么这样,他说这样赚钱容易,我说你不怕有人嘲笑你吗?他说谁嘲笑谁呀,打工是劳动者,乞丐也是劳动者,你劳动我也劳动,你靠力气赚钱,我靠乞讨赚钱,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不给,并不妨碍他们,有何耻辱?乞丐的回答令我无言,是呀,他当乞丐赚钱并不妨碍他人,都是劳动者,谁也不比谁低级,有这样想法的人才低级。想想改革开放后,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有的找到工作,有的找不到工作,他们不如乡下农民,更不如这样乞丐,他们才是扶贫路上叫喊的人。
下岗,这是改革开放涌现的词汇,至今官场不提,报刊不讲,可是这是涌现的新现象,能不闻不问吗?在轰轰烈烈的扶贫路上,这样的人居然没有人关心,所有的人都在关注最困难的人,可是有谁真正关心下岗职工,他们才是最困难的人。不是我为下岗职工说话,他们是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中间力量,没有他们支撑是没有国有企业的,可是改革开放居然把他们下岗,没有工作让他们如何生活?是的,国家给予了一点补偿,可是这点补偿杯水车薪,与大数量的养老金相比微不足道。下岗是把国有企业职工分离出去,看外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实际上是把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是至今最大错失,可惜尚未有人这样认为,他们以为国家没有负担了,其实负担更重更大更多,只是有人敢怒不敢言,或人微言轻。另一方面,乡下农民本来缺少关怀,加上下岗职工,国家要负担两份,这样的双重关怀引以为戒。一代人做事要由一代人负责任,不能随便,更不能不负责任。尤其是有权领导更要负责任,如果当初如何答应职工的就要负责任,否则你当领导有何用。当初改革开放时,有很多国企业领导干部,他们对职工提出来的要求不闻不问,造成很多职工经济损失,这是他们应负的责任。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下岗职工歪歪斜斜走过来了,在生活中他们挺身而出,在工作中他们挺身而出,在祖国困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现在国家富有了,强大了,可是不能忘记他们,不能忘记下岗职工。他们吃亏一辈子,困难一辈子,艰苦奋斗一辈子,该为他们贡献了。
扶贫路口,国家有很多政策,可是轮到下岗职工的还没有,提醒国家是不是把政策给予下岗职工,给他们一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