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美互掐谈国家干预


  埃航的波音737MAX失事遭遇全球停飞,尚未交付的订单也被用户暂停甚至取消。这一事件让欧盟的空客在民航市场暂时处于优势地位。为此美国政府心急如焚,特朗普便急中生智,以欧盟对空客实行巨额财政补贴干预市场为理由把欧盟诉上WTO仲裁委员会,并且不由分说单方面向空客加收高达110亿美元的惩罚性税收。

        欧盟对美国这种变相转嫁危机和损失的做法大为不满。但美国此举也不是毫无根据,而是依据了WTO对欧盟补贴空客的调查报告。当然,WTO对政府补贴航空业的调查并不是只针对欧盟补贴空客,同时也调查了美国对波音的补贴,同样在报告里对美国政府补贴波音做法提出了批评。WTO认为欧美政府巨额补贴各自航空业的做法,违背了自由市场精神干扰了市场正常运行。
        据WTO各打五十大板的仲裁报告,欧盟当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对特朗普政府的惩罚性税收表示一定要采取对等幅度的报复措施。
        本帖不关心欧美如何互掐以及结果如何,只想借此说一说“国家干预”的话题。
        在中国国内,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大有人在,批评中国政府干预市场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欧美也一直以完全市场经济的面目示人,而且自封为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裁判,动不动就以裁判口吻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给以不认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警告或者以此拒绝加入世贸威胁。
        而事实是欧美本身,不单单是在航空交通业,在计算机、互联网、能源乃至于传统的农产品领域,都长期实施着巨额的政府补贴措施。欧美的经济学研究者对此也早有关注,并就此政府补贴培养出来的优势产业,对李嘉图的贸易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提出质疑,认为优势完全是可以人为培育扶持出来的后发优势。
        近些年来,创新理论崛起,全球各国政府纷纷以鼓励扶持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为理由,名正言顺地干起国家干预的事情。
        眼看着国家干预披上了鼓励创新发展经济的光鲜外衣,对国家干预的一味批评之声显得愈发无人理睬。你批你的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甚至是国家资本主义,我干我的发展经济鼓励创业创新。对此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界便开始有人自找台阶下了,比如试图把这种国家行为分为“参与”和“干预”两种类型,认为国家应该参与经济而不是干预经济。
        这种死不认输自找台阶的做法不免让人贻笑大方,是学界死要面子不肯承认理论错误。问题就在于谁来做究竟是干预还是参与的裁判的问题。你说不能干预应该参与,那我政府就说我采取的就是参与就行了。
        欧美围绕着航空业的这次互掐,已经有了世贸组织的调查仲裁在前,但欧盟美国还是你说你的我补我的,都认为自己对自己航空业的补贴是理所应当的。情急之下,互相指责对方的是错误的干预自己的是正确的参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套谬理各自表述。
        中国的某些经济学人,不是去积极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而是一天到晚盯着看中国经济究竟有没有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上说的方法去做。而是把别人自己都弃之如履、毫不保留予以“传授”的东西当做圣经来读。三四十年来,有独创理论者难得一见,鼓噪私有化市场化的则芸芸众众。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一书早就指出,所谓的国家干预,不存在应不应该的问题,而只是干预决策出台的机制问题。国家干预,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如该出手时不出手,那就是政府的渎职不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