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为中国电影把脉
当下,业内盛传中国电影已站在黄金十年的大门口,即将揭开中国电影新的一页。其实,中国电影尚处在市场化初级阶段,在商业诉求上的不平衡需要更多时间去改变。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电影选题!一些编剧导演不肯动脑筋,在选题上常常是翻拍当先,搞窝里斗!电影题材本来非常广阔,何必削尖了脑袋要在窝里斗?如果翻拍说明中国电影缺乏原创精神的话,那么撞车则证实了电影人视野狭窄,创新能力不足,这两点正是制约中国电影商业化进程的“紧箍咒”。
近几年来,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没有让投资风险变低,反而增加了,因此导致电影公司大都把宝押在大明星、观众熟知的题材以及固有类型上面。而对于大导演来说,在这个掘金的时代,拍摄自己擅长的题材也成为首选。久而久之,不愿意冒险,但求安稳的做法加剧了中国电影商业类型的严重不足,同时,题材的枯竭也可能让中国电影走向无源之水的窘境。
电影选题不拒绝普通!不能总是用猎奇的题材来讨好观众。要始终在影片中概括出一种东西,或者说是精神!拿片子里的人物做面镜子,让每个人都来看看内心深处遇到的问题。普通的题材照样可以拍出很出彩的东西,这是片子背后的问题。当然也不反对用猎奇的题材找到普遍的认同感。但用普通的、谁都可以拍的,人们习以为常,连悚然性和新闻点都没有的特别熟悉的东西将其陌生化,进而把陌生的东西深刻化,这一难度特别大。
影片要有一些东西是观众原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会在某种程度上颠覆原来的认知,甚至会触碰一些生活定律,直至在一个角落里寻找到真实,且这个真实应该是观众长期的等待,甚至是可以用生命去换来的!因为现实有时是灰色的,但回忆总是金色的,这跟选择有关系,不光是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够完美的,正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影片要从多角度念好人生的经!给人以娱悦与共鸣。
电影要贴近生活、注重社会意义、反映热点、触及时弊。影片总要反映一些问题,甚至揭露与鞭挞!而要做到这些肯定会把问题集中,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放大。这不表示它无可救药。对于人的教育,真的很难,没有一个标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当然也是影视业应担当的部分责任。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当然要爱孩子,理解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也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格。孩子最需要的是帮助,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他将来长大了也不会去帮助别人。孩子需要完整的人格,不光是独立。
最好的电影选题应该是找到形而上的东西,找到具象的载体,把理念性的抽离出来,使其带有哲学化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打动观众!也许这种思考方法与行为方法才能超越现实,成为更客观的真实。真实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
中国电影要实现产业化发展,不能贪图大制作,类型化策略已成发展关键。商业电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既紧跟世界潮流,又与人们关注的话题挂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要专业必须接轨国际!只有所有的部门都专业化了,才能实现整个电影市场的专业化和商业化。从这一点来说,不关起家门拍电影,与国际接轨,跟世界同步,为更多的中国电影打开国际知名度是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王先琳教授: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资深培训导师、策划师和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推广专家;著有《管理的学问》、《人生如歌》、《品绩力就是生产力》、《新闻之后闻》、《品绩教练模式》、《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品绩产生奇迹》等多部专著。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