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则关于明星范某偷漏税额巨大的消息传到了网上,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议。据传以范冰冰为主体的公司偷逃税额达数亿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到此时,人们才逐渐明了,向来以暴利著称的影视明星的收入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未缴纳的税款都有数亿元,那么她的资产应该可以达到数十亿甚至百亿了吧。
与日韩影视明星相比,中国影视圈的明星片酬确实要高许多。2017年,日剧顶级女明星电视剧片酬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新垣结衣,拍电视剧的片酬,是每集10.3万,紧随其后的深田恭子和真木阳子,每集都是9.8万。这和当时国内演员的片酬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当时,顶级女明星在内地拍电视剧,一部的片酬已经在一亿左右了。这从2018明星电影片酬排行榜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最高的成龙都达到了8000万,而范冰冰也是电影片酬1500万,电视剧片酬一个亿。
这样的片酬,即使是好莱坞巨星也不过勉强达到,或许只有处于”2000万美元片酬俱乐部”的小罗伯特·唐尼这样的超级巨星才能压他们一头了。许多网友都不理解——国内明星的片酬为什么这么高?原因很复杂,先请大家看看近90年明星片酬的变迁。
1930年代初,银元时代,“明星”公司给胡蝶的月薪是2000元,这已属天文数字,当时的糙米是14块银元一石(220市斤)。而在上海税务部门供职的胡蝶的父亲胡少贡的月薪也不过60元。到了1960年代,香港一线明星,一部电影的片酬,是一万元,当年最红的谢贤,片酬是二万元。这足够在香港最好的地段,买到一套中等大小的公寓。此后许久,这个数字起伏不大。1970年代,邵氏最赚钱的男星岳华的片酬是三万,照旧能在尖沙咀山林道买一套房子。
此后,香港经济起飞,物价慢慢攀升,但在现在看来,这攀升的速度并不算快。1983年,刚刚走红的刘德华,在TVB的《鹿鼎记》中扮演了康熙,几年辛苦攒下的积蓄,让他得以买下平生第一套房子。在他的自传里,他非常欣慰地描绘过这件事——大约60平米的房子首付和装修加在一起,是十一万。
近几年,中国内地影视圈明星的片酬更是以“天价”著称。根据影视出品方的项目信息来看,国内一线男星的片酬是在5000万——1亿,国内一线女星的片酬在1000万——5000万。
国内明星的片酬之所以这么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自己及其参与的产品,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其实都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产品,已经不能用常情常理去衡量,而要用金融魔术的眼光去打量。
因为在这个行业,收入可以不关乎资历、不关乎业务水平(演技),强烈依靠毫无规律逻辑的“人气”和“话题”。影视行业的生产模式——从编剧为主到导演中心制再到明星中心制,又助长了这一趋势。不断恶性循环到现在,个别明星的“天价片酬”成了至今难解的病症,造成了娱乐产业里糟糕的“通货膨胀”。要解决这个问题,与其骂明星,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娱乐产业的生产机制,在根源就出了问题。
而针对明星天价片酬问题,近两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就明星天价片酬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这两年,我们大力遏制追星炒星,大力提倡‘星素结合’,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今年我们将继续着重解决明星薪酬过高问题,引导各广播电视机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节目创意研发和高水平制作上来,用内涵和品质取胜,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来提高知名度。”他特别强调,“要严把嘉宾、演员关,必须把德艺双馨作为首要标准。要鼓励邀请行业精英、专家学者、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参与节目,发挥好嘉宾的价值引领和人格示范作用。”
除了机制问题外,演员片酬还与影视制作的资金分配比列有关。相比于中国电影,好莱坞电影更愿意将资金用在道具和特效上面,熟悉《美国队长3》的小伙伴,应该很熟悉里面的剧情。其中有一幕是美国队长从窗户跳到另一个楼顶平台,这么刺激的一幕,完全是特效做出来的。更刺激的是《美国队长3》的成本大约在2.5亿美元,而花在特效上面的制作费用大概在1.5亿美元,也就是大约10亿人民币!!!而中国电影的制作与其恰恰相反,一部电影,主演往往要拿到电影资金的一大部分,投资2-3亿的电影,主演片酬就要在1.5亿左右,然后就是宣传,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说国产电影“五毛钱特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