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经济体划分为市场竞争经济体与福利经济体
经济体在市场经济中被认为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由于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失业始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难题。
我们国家可以成立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福利性经济体,让失业人员从事一些在国内市场中不参与市场竞争产业和服务业,由于我们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因此我们的福利经济体是为特定的部门和机构提供福利性产品,让很多失业人员能够在特设的福利企业工作。
可行性分析:
1、每年都有很多家庭遭受洪灾而使得灾民用品受到损坏,我们可以建立制造这些物品福利经济体,不使用生产线生产的方式,专门补偿损坏的物品,受灾人不必花钱,就可以免费得到福利补偿,为此我们可以建立受灾人民补偿福利性产品集团公司。
2、ZF部门消费都是由ZF编制预算进行采购,其中不乏有一些适用于非自动化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我们都可以向福利经济体订购,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供应ZF采购的产品的集团公司。
以上项目市场规模都比较大,适合建立生产福利性产品的集团公司,可以吸纳很多人就业。
个人认为,这样的机构的设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逐渐建立,为此先推出一个五年计划,让一些可行性的项目,由易而难,逐步将传统产业的一些政府采购项目,让福利经济企业来完成,因此它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同时,将职业培训机构归集到福利经济体,作为福利经济体的一个组成机构,这样我们通过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跟市场化的企业联合培训人才,也可以聘请一些职业技能高的人向职员传授专业技术。
一种经济模式的转化要克服一些问题和矛盾,用时间和量的积累,来完成这一个福利经济体的建设和完善,并建立保障市场竞争企业利益的前提下,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改变。
总结一下:成熟的传统产业和衰退的传统产业,都已经不需要通过竞争来提高产品质量,而竞争则是为了使得成本最低,因此把它们列为福利产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是可行的, 我们如果觉得方案可行,则可以先选择一些政府采购项目由小到大,由少数项目到多数项目进行推广。必仅机器代替手工已经开始排挤劳动力了,因此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案。我们一起群策群力想出应对未来劳动力过剩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