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过去了,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2008年令人眼花缭乱而又胆颤心惊的一系列金融破产和混乱,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更为深刻,更为急剧,更为令人深思,也更为令人担忧。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次贷危机骤然恶化,美欧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纷纷出现流动性困难和财务危机,濒临破产边缘,连带影响股价暴跌和全球股市的进一步下挫。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美国房立美和房地美公司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第一大保险巨头AIG因为流动性困难也被政府接管;美国前9大商业银行都接受了政府国有化性质的注资,年内破产关闭的中小银行达到22家;美国前10大商业银行发生巨变,华尔街5大独立投资银行全军覆没。
欧洲银行业同样未能幸免,英国Lloyds银行在收购陷入困境的HBOS银行后被英国政府国有化,B&B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英国前10大银行被政府注资或国有化援救,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德国、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
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金融市场,随后危机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很快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使全球资本市场缩水50%,市值减少了26.4万亿美元;这场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全球GDP萎缩超过14万亿美元,全球6700万人失业,一时间哀鸿遍地。
我们看到一直在金融业前沿的西方顶级金融公司轰然倒塌,那些传奇的金融人物今天也退到历史的角落,更为深刻的是危机向传统的金融基础理论提出了挑战。。。。。
正如我在为《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一书的序中写道:“我们为一个又一个金融王国的轰然倒塌而震惊、为一个又一个事件中人性道德的丧失而沮丧,为一次又一次制度的缺陷而惊讶,为一批又一批财富的烟硝云散而惋惜,为一次又一次出现的人类的短视而痛苦。我们在观察中思考,在困惑中体会,在斑斑事件中寻找历史,在层层硝烟中探寻明天”。(《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朱民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整整10年过去了。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2008年令人眼花缭乱而又胆颤心惊的一系列金融破产和混乱,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更为深刻,更为急剧,更为令人深思,也更为令人担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迅速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银行监管和落实巴赛尔III,建立宏观审慎框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深刻的结构变化。
十年过去了,一反往常,全球债务和股市没有下调反而不断攀升;金融市场发生深刻的结构变化;低通货膨胀、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流动性宽松;全球资本流动加剧;各国间经济金融关联性不断上升,互动和溢出效应影响日益增大,民粹主义崛起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金融科技的崛起带来希望,也带来颠覆性创新的监管挑战;市场广度在扩大,深度在加长,波动在加大,关联在加强,当人们问下一次危机会来吗?我们应对危机的政策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这个未知的世界金融市场。
又一次,我们在数据中重新审视市场,在政策变革中回顾历史,在稀疏的线索中探索未来。这就是我们的观察,《危机10年:我们面对的未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