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四个维度”增强担当精神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建章立制的层面为干部担当作为树正导向、明确要求,对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和引导干部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担当精神,需要党员干部从信仰追求、改革创新、为民情怀、敢于担当“四个维度”上下功夫、求实效,才能更好地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中有所作为。

  要坚定信仰追求。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能够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有什么样的信仰,才会有什么样的追求。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坚定对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尊崇,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自觉。厘清了信什么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检验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依据。我们共产党人要增强担当精神,就必须坚定信仰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要增强改革创新精神。改革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涵,增强担当精神,最主要的是有改革创新精神。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步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纵深性在不断加强。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级干部更应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更需要解放思想、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直面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只有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思维理念、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锐意改革中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要树立真挚为民情怀。为民情怀是饱含对人民的深沉大爱,是超越自我范畴的情感涌动,是盼望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强担当精神,要涵养为民情怀,总是把人民群众当亲人,胸膛里跳动着一颗“勿忘人民”的公仆之心;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保持一种亲密的“鱼水”关系。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我们、支持我们、拥护我们,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光辉成绩。

  要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担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敢于担责,不仅要求我们要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更要遇事迎难而上,不怕困难,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更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正视矛盾问题,敢于直面困难挑战,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政治勇气,敢于闯关夺隘、敢于涉险滩,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广大党员干部面向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以此为动力,凝聚起更多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中坚力量,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甘肃日报,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