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适受邀到山东艺术学院讲诗词
同学们0基础4天创作诗词80余首
2019年4月下旬,高三适受邀到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书法专业同学讲授诗词的鉴赏与创作,历时两个周,合计共四个整天的时间,同学们从对诗词的零基础开始,最终在此期间完成格律诗80余首,其中包含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基本掌握了格律诗的写作方法。

(高三适在教学现场指导大家写人生第一句诗)
课程开始,高三适告诉同学们“诗词写作很简单,就像说话一样”,并且以“怎样给班花、班草写一首情诗”作为开端,引起大家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使大家掌握了“平仄、用韵”等格律诗的写作知识。
临时选出的“班花、班草”也在几分钟之内收获了高三适先生现场即兴为他们创作的五绝,整个诗词创作都是在风趣幽默的交流氛围中展开,有好几位同学私下告诉高三适,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


(高三适在课堂上即兴为班花班草写的两首五绝)
在两周的诗词课程中,高三适讲解了“平起七绝”、“仄起七绝”以及七律、五律的写作技巧,万事开头难,大家一起写第一句,然后高三适在逐个指导,然后再一起写第二句,再逐个指导,当独立完成第一首七言绝句的写作后,大部分同学已基本掌握了平仄等格律问题,有的同学还超额完成,主动写了一些其他的诗,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同学虽然是0基础,但创作出来的诗词作品却很有意境。

(同学们第一次开始写诗词,都很认真)
加之大家都有书法功底,打草稿、誊抄,高三适也鼓励大家都用毛笔,使整个诗词的创作过程都有了韵味,有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独有的生命体验,“书画奇气发于诗”,这是我们民族艺术的魅力和特质。
山东艺术学院作为我国知名艺术院校,在书画等专业度上,尤为重视学生在文化方面的修养,不能能背诵,更加要能创作,写一首胜过背十首。这一点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同和赞扬。

(同学们的诗稿一瞥)
摘录几首在此课程中学生创作的诗词作品(无法全部展示),以飨读者:
送别
月笼轻云里,孤烟一水寒。
先生如暖玉,诗笔似坚磐。
可叹离筵短,同欢再聚难。
愿君恒久忆,风雨一程安。
己亥四月记岛城飘雪
暮春烟雨芳菲尽,晨露晞微光色奇。
荡荡芦花无处去,巍巍峭壁几时移。
半山风雪千松劲,一夜霜花万竹滋。
莫怪青天无定意,人间冷暖自须知。
送故人舟
江城相送故人舟,逝水东流望不休。
驿路斜阳春事晚,重游旧地到瓜洲。
对弈
茅庐诤友对棋眠,落尽繁华自亦怜。
变幻乾坤局戏里,无常日月饮茶前。
乌衣掠过南山下,瘦马颠连古道边。
偃月成轮今夜聚,烛花剪梦梦非烟。
己亥晦夜有感
方池寸草眠,碧树掩红烟。
料峭微风起,蛙鸣一片连。
雨后初晴
雨后春晨将欲晴,层林翠色起空鸣。
寻音反复来何处,百转枝头有好莺。
送别
十里长亭暮雨悲,杨花绿柳任相随。
离歌唱晚君归去,唯有清风寄我思。
春日怀感
今春已觉东风暖,绿柳才高迎面远。
月夜携君曾酒欢,人生爱此无晨晚。
春日游园
春风拂柳才成荫,湖畔黄鹂相竞飞。
日暖游人纷沓至,孩童惊叹锦鳞肥。
鱼潭小景
雨雾濛濛胜江南,本深末茂照鱼潭。
扁舟一叶徐徐远,一羽白鸥眠正酣。
独坐庭中忆
空庭独坐望青台,卧听相思一夜哀。
半色春风堂下入,千声喜雨梦中来。
孤云漠漠书难寄,小月纤纤酒未开。
落叶梧桐何处去,三山薄雾盼君回。
晚秋别君
送君十里草枯黄,纵望千山畏路长。
古道亭边风掠水,子规声里泪摧肠。
江头日落鸿飞去,苇岸马喑尘不扬。
天晚杯寒花已静,妾歌一曲又思郎。

(最后考试时同学们的现场诗稿一例)

高三适:号东坡屋后蛐蛐,济南人,学者、诗人、书画家,有诗词著作《且为佳人乞一晴》、《鸟曾鸣树》、《举手花花世界新》、《一身如火烧风雨》、《兹心不变为光明》、《世上谁非我》等十余部,“孔子杯”全国唐诗大赛总评委,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单位特聘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