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建立在平等、自由之上的一种情意默契、互相欣赏和互相负责的情感。正如作家罗兰所说,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受一些旧的、传统交友思想影响,当代人中还存在部分错误的惯性交友观,值得反思。
“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于‘抛头颅、洒热血’,这样才是真朋友”。我们知道,友情是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的环境和某段时期内所拥有的情感,这种情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在当今的文明与法制社会里已不需存在,我们只要帮朋友拿起法律武器悍卫正义,文明时代的人应该做文明的事,否则是对友情不负责任的表现。也许有人会说,你说歪了,难道朋友有困难也不帮吗,这还算什么朋友呢?是的,友情的责任就是替朋友排忧解难,让朋友分享欢乐,但并不是要求朋友必须为自己分担责任和痛苦。所以,在给予帮助和接受帮助时,朋友间都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千万别把一方的幸福或解脱建立在另一方的痛苦或困扰之上,否则“你还是朋友吗”?
“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否则即使不吃亏,面子也没了。”现实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说些类似的话。友情是一种平等、自由的精神感受,它不受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和文化能力的制约,是一种不含目的的情感。如果朋友间有了企图或算计,那么友情就会变质,沦为相互利用的工具,结果彼此都会受到伤害。再说,凭这种交友思想观,每个人都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了,试想想,你只想交比你强的人,譬如你是科长想交局长为友才觉体面,那么局长也按这种交友观要交部长才为荣……这样推论下去,哪个人还能找到朋友?
“男女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友情,要有也是爱人、情人。”受“男女授受不清”的封建思想影响,当代人中还有“戴着有色眼镜”看男女友情的,假如你是未婚者,有人称你的异性朋友为“对象”;假如你是已婚者,有人称你的异性知己为“情人”,甚至于被自己的爱人所误会;假如你帮异性朋友忙而乐此不疲,有人会说是“图谋不轨”。使得男女交往很是尴尬,好象男女友情只是为了“性”。其实,异性朋友同同性朋友是一样的,只要不违背亲情伦理、社会道德,不背叛爱情的忠贞,男女的友情一样纯洁、灿烂!
“交友重在择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怎么可以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为伍呢,你是想自甘堕落了吧。”粗略一听,似乎有些道理,民间也有“跟好人,出好人;跟和尚,出道人”的谚语。然而,稍加分析,此交友观存在明显的偏见。假如我是“墨”,“朱”者谁以我为友?那我只能越变越黑;假如我“朱”,“墨”者近我,为何一定是我变“黑”,难道“墨”者不可以变“赤”吗?正如谢觉哉所说,“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当今社会正需要一批“朱”者去引领和感化“墨”者朋友,让社会更安定、更和谐,谱写一首首让人感动和向往的友情曲!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只有这样的感悟,友情才会真正拥有,持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