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严复等70人为参政院参政,严复开始为《居仁日览》提供稿件,总统府顾问薪水自六月起停支,从此之后,严复成了一个挂名顾问(《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二百零七)
严孝潜
1914年5月
《严复集》第二册将该诗编为1912年所作,误。
这一年严复和梁启超还有经常的联系,2月梁启超宴请了严复,严复依诺为《庸言》报写了一篇《<民约>平议》。
《庸言》报,首先刊登了《中国教育议》的译文,其后,《湖南教育杂志》、《云南教育杂志》、杭州《教育周报》等相继转载。《庸言》报馆随后还出版了《中国教育议》铅印本,成都志古堂、正蒙印书局也出版了此书,一时在教育和新闻出版界为之瞩目。
严复应梁启超之约为《庸言》报所作的《<民约>平议》,2月份在《庸言》报上发表,在社会上未有什么反映,直到5月份,才有章士钊在日本出版的、由他自已编辑的《甲寅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读严几道民约评议》一文,与之商榷。
《庸言》报在今年除了刊登严复的《<民约>平议》和《中国教育议》外,还刊登了很多篇严复的诗作以及《复
这一年,除了《中国教育议》和《<民约>平议》两篇文章外,严复再没有在报刊上,发表什么文章,只有几篇诗词和应约撰写的《费鉴清家传》以及《复
严复在信中讲:“得本月十八日缄,大慰积想,……兹得书,乃知贤弟所苦……所指辛亥时事,《新报》登载之《时事微言》,仆实毫无所知。……久不得纯如书,不审近状何若……近有参政之选。鄙人垂老,于世事如苍狗白衣,都无固必,更不能发挥政见,有裨于时。总而言之,隨波逐流而已。……” (《严复集》补编第282页)
5月,袁世凯又任命严复为参政院参政。同时袁世凯还设立了一个内史监,专门负责总统切身内务机要。由参政院参政严复等人逐日编述中外大势、帝王治国故事以及其他政治、经济诸事,再由内史夏寿田书写送到袁世凯的办公室居仁堂,称之为《居仁日览》。严复开始为《居仁日览》提供稿件。
1914年6月
因严复前曾著有《辟韩》一文,周同愈自称:“予生好韩退之文”并寄信责难严复,严复予以回复。
严复在信中讲:“昨承损书,谓以《删亭文集》见教,别纸缕述主客谈讌之辞,以相激剌,若惟恐仆之有所靳秘者焉,甚矣,执事于此道用心笃也!退之文章俊伟而调直,自唐以来所推重,仆岂能为异辞?至其所发明理道,固未见极,而自有其可辟者在也。……” (《严复集》第三册第717页)
严复在信中讲“昨蒙惠临,茗谈极慰。足下嶔奇历落,与世素称难合,而又不善治生,一朝夺席,便忧饥寒。贫诚士常,而古之达人,往往如是。……” 接着严复为候疑始提出规劝三奌“深言”,其中一奌,严复提到“仆当少年,极喜议论时事,酒酣耳热,一座尽倾,快意当前,不能自制,尤好讥评当路有气力人,以标风槩。闻者吐舌,名亦随之。顾今年老回想,则真无益,岂徒无益,且多乖违。……” 严复在信末,告诉候疑始“参政院信已缮就,足下自加简明履历投之,姑尽人事,成否非所逆睹耳。” (《严复集》第三册第719页)
1914年6月,林纾在北京发起“晋安耆年会”。
“晋安耆年会”以“聚讲道德,叙礼秩”为宗旨。成员为闽籍在京老人,会长陈宝琛,所拟会员有傅嘉年、林纾、严复、卓芝南、陈衍、郑孝柽等。
1914年7月
当时,严琥的亲妹妹、严复的大女儿严瑸也在天津倍同母亲居住。严复仍每月付给江姨太生活弗30元,严瑸每月10元。
严复得知总统府顾问薪水自六月起停支,从此之后,严复成了一个挂名顾问,屡次不参加各种会议。他曾对友人说:“外交顾问挂名久矣,然以无事见顾,则亦不支薪俸。报馆传为新事,甚可哂也。”
严复为什么被停发总统府顾问薪水?其眞实情况不得而知。1912年9月严复被聘为总统府顾问以后,在10月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其后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5月间,发表有《论国民责望政府不宜太深》、《论国会议员
五叔母即严厚甫之妻,时在天津和儿子熙官(又甫)生活在一起。
严复在信中讲:“兰吟接到,闻发唱日期处所尚未定。鄙意欲作一东道,以十五元交尊疱治具,即在尊斋发唱。至于日期应请公与□斋、墨园等商择,因有在津者,不审彼何日可到也。渐热,伏维珍卫,不宣。可行与否,望赐答”(《严复集》补编第220页)
以陈宝琛为核心的兰吟社,是闽派诗众的诗钟团体,主要成员有陈宝琛、严复、张元奇、郭曾炘、郭则沄、周登皥、陈懋鼎、黄懋谦、黄濬、林庚白等人。这些人也是以后成立的以陈宝琛为社长的灯社的主要成员。
《兰吟》是兰吟社的诗钟集,1913年夏,《兰吟》第一集由京师京华印书局出版,但无编者信息,也无版权页。南京图书馆藏有三集《兰吟》,为曾伯厚评定本。《兰吟》第三集是以“汉节梅花外,公孙白帝城”来做嵌字诗钟。(张元卿:严复与《兰吟》,见《今晚报》
严复今天还到铁匠胡同与曾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李质斋(文彬)等打麻将牌到天亮。当夜,正好下大雨,到第二天早晨才回家。(《严复集》第五册第1518页)
严复在短札上写道:“经宿伏惟体中安善。呈上席资拾伍饼,祈付尊疱代办。” (《严复集》补编第220页)
到底以后在那一天举行兰吟社发唱,不详,在严复日记中未见有记载。但严复在《兰吟》集上发表的诗钟并不亚于陈宝琛等诗钟高手,现据曾伯厚批注抄录几条,以见一斑:
同功有愿思抽茧,上客无人重徒薪。(功、客二唱)
训诂礼家师法重,衣冠臣里古风多。(礼、臣三唱)
时危兵甲边尘里,岁晚形容短景前。(甲、容四唱)
群飞人世思高举,一醉成悲有放言。(高、放六唱)
诗情元白先皮陆,交道欧梅比孟韩。(白、梅四唱)
1913年以后严复乐于参加兰吟社和灯社等闽派诗群的诗钟活动,说明他与同乡诗友的诗钟交流是快乐的、持久的。因此,要深入了解严复晚年的心境及与闽派诗群的关系,就应加强对《兰吟》等诗钟史料的搜集与研究。(张元卿:严复与《兰吟》,见《今晚报》
严复在《兰吟》上发表的诗钟,《严复集》和《严复集》补编都未曾收录。
今天下午严复还去了琉璃厂,询问“商务馆股单”寄来了没有?在日记中严复还记有:“到翰文斋、贺莲青。” (《严复集》第五册第1518页)
1914年7月前后,严复作有《费鉴清家传》。(《严复集》第二册第345页)
1914年7月,严复记有一份手书账册:
以上六个月统共享银伍仟六十五圆七角一分,经数每
月八百四十八元二角八分。
阳历七月(闰五月初九戉子星期三日)
一号付家用 一百五十元
付茹古富 四十六元
付喂养 三十元
又什用 五十九元
二号付题指 二元
付果子 一元
四号付福隆 十二元
五号付友谊会下半年军务 三元
付邮票 一元
付琥赴津 三十元
九号付刘靖中 十元
十号付家用 一百元
付珎午嫁女 十元
付江姨六、七月费 六十元
付大女六、七月费 二十元
十一号付平安电影 四元九角
十二号付兰溪借款 二十元
付天津屈臣氏 十九元五角
十四号付博进 十四元五角
十五号付西士成买铁箱二 三十六元
十七号付博进 三元
付借丁奉 一百元
二十一号付什用 十六元
付家用 五十元
二十五号付家用 三十元
付文升(八月份借工) 五元
二十六号付七月电话费 六元
二十八号付丁奉口钱 十元
付博进 十三元
二十九号付笔墨 三元
三十号付程六笔钱 五元
三十一号付博进 二十四元
付烟一两 四元五角
收海部七月份薪水三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