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数据达到了15.8万辆,不仅完成了年初制定的15万辆的销量目标,还蝉联了中国电动车销售榜首。但到了2019年,北汽新能源第一季度的实际表现是这样的:1-2月的累计销量数据中,北汽新能源的累计销量为7379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375辆,同比下降37%,3月份销量回升,达到17690辆。销量回升,产量却始终没有提升上来,整个第一季度产量只有2852辆,比去年同比下降88.30%。
专业人士分析,北汽新能源大量减产的第一点原因是准备进军高度品牌,2018年12月,北汽蓝谷曾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审议同意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然而业内人士对北汽新能源的此次转型持有观望态度,毕竟北汽新能源的此前的消费主力军为中低端用户。
第二点是因为政策红利的消退,这也是主要原因,2014 年起,国内正式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此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迅速提升,由 2014 年 7.5 万辆、提升到 2016 年 50.7 万辆、2017 年 77.7 万辆、2018 年 125.6 万辆。北汽新能源正是搭上了这股政策红利,从北汽新能源2018年数据来看,北汽在 2018 年售出EC系列90,637辆,占总销量57.36%,EC系列车型,就是典型的低价低续航低端纯电动车。有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者在明知道这种车续航不行依然会买,最大的诱惑在于高补贴政策之下的极低售价。
2019 年新政策颁发,续航里程低于 250 公里以下的电动车,一分钱补贴都拿不到。新政策在六月底正是实施,有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者分析道,在新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北汽的销量会有小幅度回升,其原因是消费者知道廉价电动车将要消失时,会刺激他们的消费。
减产的第三点原因,则是北汽新能源的牌照优势下降,此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普通牌照要求严格,需要摇号、排队,获取困难,而新能源启程相对好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些优势也已经消退,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公告显示,2019年新能源小客车指标6万个,个人指标额度占年度指标配额的90%,共计54000个。单位指标额度占年度指标配额的5%,共计3000个。根据目前排队等待的数据显示,新申请新能源牌照的人需等待8年。
在目前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北汽新能源开始瞄准高端市场,4月14日晚,北汽新能源两款车型在上海展出,新品牌聚焦的是高端新能源市场,这是一块至今为止还没有多少人去探索过的深蓝市场,这片市场潜力如何,还有待观察,而北汽新能源的未来如何,则需等到它们真正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之后我们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