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绪抛在自己面前


头绪抛在自己面前
喻建国
头绪即端绪,源头,根由,反映着事情的根本脉络根本条理。汉·蔡邕《上汉书十志疏》有曰:“参思图牒,寻绎度数,适有头绪。”万事开头难,做什么事情开始的时候都比较难,为什么?因为没有头绪,待有了头绪,也就有了行事的准绳,可以依序前行。
我每天要写一篇文章,文章要有题,题从何来,常常百索而不得。找到了题,也就有了绪端,有了文章的源头,文章的意绪可以以绪而行,开阔抒怀,一路东去,奔腾而下。
今天我其实又没有了文章的题目,一点写作的头绪都找不到,“头绪”,好啊!那就抓头绪,今天的文章找到了题目,头绪有了,鼓掌,拍手。开始找资料,阅读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被激起的思绪的浪花在我的面前飞溅,一地的水迹,从任意一点水迹上都可以寻找到一条前行的路。明·朱国祯《高先生墓志铭》有曰:“头绪虽多,尽做得出。”明·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有曰:“况头绪繁多,年分混杂,徵票四出,呼役沓至。”清·恽敬《与姚秋农书》有曰:“敬江右之事,如治乱丝,千万头绪,止一人手力,是以奉书 王奉新之后,并未发书。”
为我有了头绪,该行一个仪式,一是可以带给人神圣的感觉,带给人庄重的感觉,仪式进行时能够让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一样,也可以让这一刻和其他时刻不一样,它可以让这一平凡的日子发出金色的光辉,因为仪式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让平凡一下子转变为神奇,难怪有人称颂仪式所带来的仪式感具有魔法的作用。仪式很简单,我端坐在电脑前,闭目,心念:感谢宇宙能量给我新的延绵,让自己沉浸在感恩的时空中,一分钟。仪式完成,我继续开始击键,文章在电脑上铺开。
唐· 鲍溶《秋怀》诗之二:“心如缫丝,展转多头绪。”宋·黄庭坚《次韵王稚川客舍》之二:“身如病鹤翅翎短,心似乱丝头绪多。”我还找到了冰心,她在《寄小读者》十八中写道:“甲板上独坐,无头绪的想起昨天车站上的繁杂的木屐声,和前天船上礼拜,他们唱的‘上帝保佑我母亲’之曲,心绪很杂乱不宁。”
    我没有不宁,我心安理得,“头绪”为我展开了宽广的思绪。我随便捡起一丝绪念,记下,击键,呈现在电脑的荧屏上,一篇文章正在流出,既为人们介绍了一种方法,又为自己迎来了今天写作的欣悦。
在现实中如果有一团头绪捆在一起扔在你的面前,你该怎么办?不要急,得先把这捆头绪理出个头来,然后把这一捆头绪一丝一丝解出,每一丝自成一体,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先理出一个绪丝来,就拿这一根绪丝说事,就拿这一根绪丝展开。回过头来,再来理出第二根绪丝,最后肯定会把这一捆头绪理得清清楚楚,一丝一丝各成体系。能够合起来还可以让它们成为一组系统的思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