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球最近的天体,充满着诗意和远方,最终将是带着人类驶向浩翰宇宙的诺亚方舟。——(中国)孙志浩
月球是梦的王国、幻想的王国。——(法国)维克多.雨果
第六讲:谁才能登月
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为:
1.年龄在25周岁至35周岁之间;
2.身高在160厘米到172厘米之间;
3.体重在55公斤至70公斤之间;
4.不抽烟不喝酒;
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6.在歼击机或强击机上累计飞行600小时,且飞行成绩优良;
7.近3年的体检结果均为甲类;
8.意志坚定,富有献身精神。
在经过烟瘾酒瘾筛查和身体基本参数筛查后,我国有800多名飞行员初步具备入选条件。经过更加严格的筛选后,确定了60人的人选。
这60人集中在北京,准备接受住院临床复查筛选和特殊功能检查。
1、超重耐力测试: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尤其是助推器分离和一二级分离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较大的过载。这种过载(往往还会伴随着振动),即使是战斗机飞行员也很少遇到过。
因此,在选拔航天员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大型离心机来产生巨大的过载,看看备选人员能否经受住过载的考验(中国的测试标准是8个G,也就是航天员要抵抗8倍于自身体重的力量)。
2、耐低压测试: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大气压是由大气本身产生的。而大部分大气都集中在30公里高度以下。大气密度和压力的分布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急剧减少。
在海拔16000米(16公里)的高空,大气压力为海平面的十分之一,大部分军用战斗机、轰炸机和民用的民航客机、货机都飞行在这个高度以下;在海拔31000米(31公里)的高空,大气压力就只剩下海平面的百分之一了。这个高度,只有少数几种高空侦察机和科学试验飞机挑战过。在48公里以上,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千分之一。
而在载人飞船和空间站飞行的300公里到400公里的轨道上,几乎不会再有大气存在,属于高度真空环境。如果测量设备足够精确的话,会测得气压仅为海平面的几百亿分之一。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虽然会身穿舱内或者舱外宇航服,但是在异常情况下,气压骤降现象或者在长时间的低气压环境工作是难以避免的。
在选拔航天员的时候,就要遴选出能够在心理和生理上具备对抗低气压环境能力的人类。这种耐受低气压的能力对人类的心血管功能和意志力提出了挑战。
3、低压缺氧训练是航天员必备的训练内容。我们知道,高原训练和模拟缺氧训练是优秀运动员进一步提升成绩的一种训练方式。通过缺氧训练后,人体内血红细胞和肌红蛋白都会增多,心肺功能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一般人想登月,目前还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