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有望成知识付费第一股?


 10月16日消息,由罗振宇创办的罗辑思维的上市进程终于有了实质进展:已将目标市场确定为科创板。

其实,早在2018年就有消息传出罗辑思维正在筹备上市计划,但随后创始人罗振宇做出回应否认了这个消息。他发微博称:“罗辑思维还是个初创公司,目前还是先做好产品、伺候好用户才是一切的重心。”

在节目中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死磕自己,愉悦大众”,如果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工匠精神”。

官方数据显示,在《罗辑思维》开播的五年中,总共有204集长视频脱口秀,这些视频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上的播放量已超过10亿人次,曾在创新、社会、历史等知识领域创造过大量现象级话题,而罗振宇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知识网红”。

虽然一开始很多人质疑,但最后随着罗振宇强大的个人魅力,让其“实验”的结果表明是成功的。

有了这个模式的成功,紧接着推出了新的产品。在2015年6月“得到”App上线,罗振宇就在节目中表示,这是一款由罗辑思维团队打造的主打利用碎片时间获取知识的APP。

在此之前,根据罗辑思维公开信息显示,他们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红杉资本中国、真格基金、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和顺为资本均参与了这几次投资。此前媒体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其在2015年B轮融资时,估值为13.2亿元人民币。

从13.2亿到70亿,罗辑思维估值可谓是在上升通道上一路狂奔。

虽然此次罗辑思维IPO是否顺利进展还不可知,但如果进展顺利,罗辑思维将会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第一股。

而到那时,罗振宇之前的所有的准备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被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所包围。知识付费的出现使分众化信息交流落实到了具体的个人,是从海量信息中突围的利器。只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少许资金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答案,其效率是传统的依靠搜索引擎寻找大路货式的内容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学术行业还是需要依靠传统的搜索引擎来维持其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中教数据库研发了“智能投稿系统”和“智能审稿系统”希望能在真正的知识付费时代完全来临前做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否则若将学士行业突然置于知识付费的海洋中,那必将被强大的互联网浪潮排的七零八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