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池泉水节打造泉水小镇-万祥军:以泉带旅以旅兴农
健康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泉水文化论坛 万权报道: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倡导健康中国智慧城市主题,推进洪范池镇“全域旅游”发展,擦亮“齐鲁泉乡、魅力洪范”名片,打造“慢生活”休闲娱乐小镇,展现“不一样”的洪范,7月14日,在第二届中国泉水(2018济南)高峰论坛和第六届济南泉水节举办之际,“洪范池镇第二届泉水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火热启动。本届旅游节由平阴县旅游局、平阴县文广新局、平阴县电视台和洪范池镇人民政府主办。活动持续时间为7月14日至8月31日,其中启动阶段为7月14日(农历六月初二)至7月22日(农历六月初十)启动时间共九天。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领略这份浓浓的民俗风情与田园画意。
洪范池镇“第二届泉水文化旅游节”启动
平阴县副县长侯秀贞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泉水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对进一步扩大洪范池镇的影响力,提升洪范文化品位,进而推动平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希望社会各界的人士在洪范池镇能够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进而把洪范池镇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泉水山色推向济南,推向全省。活动期间侯秀贞先后来到白雁泉村民宿接待中心,南张村垂钓园,全福农庄等景点进行了观赏体验。
“泉水文化旅游节, 以展示洪范池镇优美的生态旅游资源,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朴实多彩的民俗文化为题,以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丰富和活跃游客和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国泉水文化论坛发起人、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万祥军表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积极促进本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展现洪范面貌,弘扬区域文化,促进文化创意,打造洪范池镇泉水文化旅游新亮点。”
万祥军说:“近年来,洪范池镇以泉为媒,打造‘中国泉水小镇’,走上一条以泉带旅、以旅兴农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并打造以旅游度假为核心、古村风貌为依托、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古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洪范池镇被誉为“齐鲁泉乡”,号称“九泉二山一阁老”。他们毅然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转变成资源优势,让人们过上心中期待的美好生活,洪范池人正在努力。
此次“泉水文化旅游节”,围绕领略泉水小镇风采,穿越千年历史文化,体验朴实农事风俗,展示优美生态环境,找寻遗忘已久的浓浓乡愁,回归简单快乐的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题。设置了穿越洪范、觅洪范古楼、洪范拍客、写意洪范等网上创意项目;区域综合体验项目和传统庙会;茶艺表演、旗袍秀艺术表演项目;书画展、山水摄影展文化展示项目等展开。
同时,骑行比赛、迷你跑、徒步洪范、篮球比赛、登山等体育参与性项目;嗨翻周六、童年印记、泉水世界“开心农场”认领等家庭参与的群体娱乐项目共二十多项活动内容也同步进行。再者,按照洪范池镇地理位置分为“东西南北中”结合“金木水火土”五行,设置五大活动区域,各区域活动内容既各有特色,项目又相互兼容,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游客置身于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中,全程参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以泉为媒,打造‘中国泉水小镇’
"以泉为媒,打造中国泉水小镇,以泉带旅,造就以旅兴农样板。”对洪范池镇优秀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来到平阳县洪范池镇考察调研的万祥军给予高度评价。万祥军说:"”穿越洪范,寻洪范7000多年历史遗迹,究洪范文化发展脉络,品文化传承之不朽;觅洪范古楼,老屋古宅承载历史的印记,彰显先人生活智慧结晶,寻觅先辈生活拼搏的足迹,感悟建筑之美;寻找乡愁,往上数好几辈,谁还不是个乡下人儿。当年,离开的背影,羁绊着远行的足迹,古村老宅、林荫阡陌、安详老人......让你寻回故乡的印记;游山、赏田、寻泉看大美洪范,骑行、散步走进洪范的深处,带你体验洪范别样的美丽······”
图示:丁泉村也有了一样新生事物,就是民宿。
图示:丁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示:洪范池镇的34泉眼
图示:那是一片徽派风格的建筑
图示:云翠山边山坡地上的地瓜
丁泉村新兴民俗的疑问
洪范池镇丁泉村,汉代时已有人居住,几经朝代更替,人迹不灭,相传是二十四孝之一“刻木事亲”的主人公丁兰的故里,所以村里的这处泉子就叫丁兰泉,也称丁泉。在游客眼里,丁泉是风景,而在村民眼里,丁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了一样的新生事物就是民宿
丁泉村内的新兴民宿丁泉村是个古老的村庄,但是现在丁泉村也有了一样新生事物,就是民宿。民宿是丁泉村在有关部门的援助下建起来的,同时建起来的还有十座大棚,以帮助丁泉村脱贫致富。在泉池和泉水河的南边,几座清雅的四合院高低错落,沿河铺展,能够接待30多人,可以养生、可以休闲、可以度假。以河为界,新建的民宿与古老的村庄既截然不同,又极为和谐。很多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想着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起再来感受。
云翠山最好吃的地瓜在这里
在云翠山游客体验刨地瓜是另一种感受。云翠山,以道教文化和泉水景观闻名遐迩,山上的日月泉入选济南市新七十二名泉。但是这个时候最好的不是云翠山的风景,而是云翠山边山坡地上的地瓜,因为收地瓜的时候到了。
由于水土的原因,洪范池镇的地瓜不仅甜度高,而且软糯无丝,是当地特产,村民创收的大头。但是这几个刨得起劲的并不是村民,而是从东平来的渔民,对他们来说刨地瓜是非常新鲜有趣的体验,对村民来说则是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全福农庄的徽派建筑
全福农庄的徽派建筑之所以能吸引大家,是因为那是一片徽派风格的建筑,在济南这一带还真是少见。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大家眼前的徽派建筑虽然还没有完工,也已经令人惊艳了。记者了解到这里是洪范池镇新引进的旅游项目:全福农庄,那么主人为什么选择徽派风格的建筑呢?全福庄园经理李华告诉众人,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
洪范池镇的34泉眼
洪范池镇的座座青山其实不仅是全福农庄,洪范池镇就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济南被誉为泉城,而洪范池镇被称为泉乡,能打出泉乡的旗号,自然是有这个底气。洪范池镇境内众泉喷涌,有大大小小的泉眼34处,最为出名的有九处,其中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还被列入“济南市新七十二泉”之列,丁泉、书院泉则是一泉成河,依河成村,那种人泉相依、曲水环村的风情格外醉人。
书院泉村平阴还以生产阿胶著称,而阿胶离不开的浪溪河就是发源于洪范池镇,镇内九大泉系的水汇流而成浪溪河,河水清冽透彻如同水晶,上乘的水质成为阿胶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除了水,洪范池镇的山也可圈可点,境内大寨山和云翠山的自然与人文风光都各有胜景,整个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为了保护好这片绿色,几十年来镇上可没少下功夫。
青山绿水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防火队员李西方干了十年防火工作,却没遇到过一次大的火情,洪范池镇的绿化防火工作真是做到家了。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洪范池镇的绿水青山,但是绿水青山并不一定就会带来金山银山,所以丁泉村的徐经理才会守着漂亮的院子泉子发愁。怎么才能破解这个局,把资源变成资产,就不能只靠企业的努力了。平阴县洪范池镇副镇长周传峰告诉记者,政府正努力把“景点旅游”变成“全域旅游”。
全福庄园经理李华说他们投资一个亿做这个项目,是因为公司看好这里,而且现在政府更加重视乡村旅游,自己不是单打独斗。农庄前往是通往云翠山、大寨山的必经之路,两座名山是伙伴一;丁泉村,白雁泉村离农庄都不远,泉水、采摘本来就是他们的强项,加上新建的民宿,更增美丽,两个泉水村是伙伴二;农庄附近就是于慎行的墓地,这位明朝皇帝的三代帝师在平阴有着极高的地位,于林中有全国集中储量最大、历史悠久的白皮松林,是农庄发展的第三个伙伴。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今天东平客人的表现让李华更有信心了。
为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洪范池镇正积极想点子出办法,他们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了专业设计院,正在制定全镇总体规划;把全镇的多处旅游资源整合成了三条精品线路,线路上有山有泉有古村有民宿,以形成连线成片的旅游大格局;把乡村美化列为提升旅游环境的重要项目,把农产品采摘作为乡村旅游的拉动点,促进文化旅游、农业旅游、餐饮旅游融合发展,让美丽的风光给游客和当地人带来美丽的生活。
原标题:洪范池泉水节打造泉水小镇-万祥军:以泉带旅以旅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