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面广的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消化成本空间有限,面临的困难更大。针对企业困难的现状,针对外资引进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外贸市场的不景气,防止经济深度下滑在当前应当是最重要的任务。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势在必行。
在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服务业的发展并不同步。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根源,则在于中国长期以来认为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这与中国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物质化、利益化的世俗价值观,造成整个社会过于关注工业经济,而疏于对公共服务以及对于人本身的关怀。西方社会也在责成中国,尽快增加政府对保障、医疗、教育等的投入,解决百姓后顾之忧,释放百姓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服务业,而非在外贸上挤占太多的份额,对美欧经济形成竞争。问题在于,中国保障体系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过渡阶段,想要促进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增长,绝非易事。这就进入一个两难境地:只有服务业,才能救中国经济,只有服务业的大发展,才能促进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但是,当下,服务业救不了中国经济。尽管如此,加大力度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