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反腐记者良知不能丢


 ​本人是一名反腐记者,也曾一度为了个人利益丧失“良知”。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所居住的那座城市近郊发生了酒店失火烧伤顾客的事件。那时那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企业家看到郊区有发展潜力,到政府拉关系,强行侵占老百姓的耕地在郊区盖酒店,大部分群众上访无用,部分权力人物也因此狠狠捞了一笔“工程回扣”。也许是因为“回扣”的比例过重,在酒店建筑上偷工减料绝不是个别现象。这座酒店就是因为过份偷工减料,酒店大楼刚建起来不久就张开一个大的裂口,消防措施也不够完善。

那天下了很大的雨,酒店大楼突然倒塌了,当场砸死了5名名吃饭的顾客,其余的顾客则不同程度被砸伤……一个小时后我们奉命赶往现场抢险,我亲眼看到顾客的鲜血染红了断砖残瓦,五具尸体平躺在血泊中,上面盖了一张雨布。没砸死的顾客一个个头破血流,一双双困惑的眼睛看着我们……看到他们身上被雨水染红的衣衫在风雨中抖动,我的眼泪当场涌出来了。那天晚上我的宿舍来了几位面孔陌生的农民,他们自称是这个村的死者亲人,听说我曾在外作过记者,想让我为他们主持公道,把那些老板、镇、村干部鲸吞工程款导致出现“豆腐渣工程”的内幕在媒体上披露出来……我这个一向被公认为“好打抱不平”的男人,那次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口头上的理由是“我很久没有写东西了,笔头生疏了,写出的文字不够水平媒体不会登载……”深层原因则是“市政府对我够意思,虽然没有重用我,但也没给我小鞋穿,象我这等不识时务的男人,能不受压制就已算是上等的恩惠了。因此我不能给这座城市抹黑……”随后的几天,我夜夜做噩梦,每次都梦见衣衫滥缕头破血流的群众在风雨中发抖的镜头……次年的春天,这个镇的“一把手”官运高照,因在任“政绩突出”且“廉洁自律”被破格提升为副县长……镇长的告别宴会够风光的,我也接到了邀请函,但我没有去,不是对他的提升不满,而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良知”在这次事件中丧失了,我已不配“反腐记者”这个称号。如果我坚守自己的“良知”,把事情的真相捅上去,贪官就算不垮台,顺利提升的概率也应该很小,老百性眼中的困惑也不会加深一层了。象我这样一度丧失“良知”的反腐记者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事后能清醒过来并试图找回“良知”的又有多少?答案是沮丧的:前者的回答是“很多”;后者的回答是“很少”?中国有多少文字工作者为了一点小钱给贪官炮制涂脂抹粉的“假新闻”?有多少“作家”在给国家蛀虫写传记?有多少三流娱乐记者在编写“名人录”、“专家录”、“艺术家录”…………在中国,缺乏“良知”也许不仅仅是记者这个群体;但记者比常人拥有更高的境界,应该比常人有更多的责任义务坚守自己的“良知”。如果记者的不满只停留在争取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部分满足时就放弃“捍卫公正”的初衷,就会很轻易被“权钱”“收买”牺牲人生准则。一个很轻易就被“收买”的记者是不可能有“良知”的。记者一旦丧失“良知”,就会失去全社会的尊重,最终会在整体上付出更大的代价,类似的悲剧性教训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太多了。

要当一名坚持良知与正义的记者是有风险的。我在多年的反腐新闻调查工作中总结的一个避险秘诀:“一无所求,二无所惧,自立于天地之间。”无所求,就是不求升官、发财;无所惧,就是检点自己的行为,不留“辫子”被人抓;不依附权贵、靠自己的人格和专业独立于世。有了这三条,风险就小多了。

我们要坚持良知与正义的。在巨大的阻力面前,报道真相,鞭挞邪恶,推动着中国社会前进。真相是威力强大的炸弹,它会将谎言炸得粉碎;真相是夜空的灯塔,它会照亮前进的道路;真相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没有真相就没有真理。

反腐记者,就是真相的记录者、挖掘者和保卫者。

最后,让我为记者职业祈愿:愿良知和正义的阳光照亮千万个记者、作家的书桌!愿更多的作品唤醒人类的良知,让正义之光普照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更多精彩内容,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保哥说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