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以来,笔者写过好几篇文章,警示地产价格上涨地产销售火爆对于消费的挤出效应,5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反映出地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已经显现,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5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针对这一数据,有观点认为是假日的移动效应。去年3天端午节的假期是在5月份,今年的端午假期是在6月份。经过测算,三天的假日消费拉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这是假日的错月效应带来的影响,但实际上4月份消费增速也不佳,出现下滑的苗头,只有9.4%,要低于三月份的10.1%,即使加上假日因素,消费增速也只有9.5%,低于三月份的10.1%,可见不是一个简单的假日因素,而是有消费增速出现拐点的概率,这才是要紧的。
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过快上涨房价会导致居民节衣缩食购置住房从而压抑消费增速,也即是说社会消费品增速放慢与房价上升快买房火爆有关系,消费与地产存在跷跷板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首付需要借贷,买房后因为还款压力大,一般居民又没有额外的灰色收益,只能是节衣缩食减少日常生活支出来归还各种借贷,无可怀疑的会抑制全社会消费。
4/5月开始,各地推出了各种的抢人才的政策,对大学生购房给与补贴,推升了不少地方的购房热情,出现了罕见的排队抢购住房狂潮,助长了地产销售的火爆,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64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低于销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别看销售面积增速不多,但销售金额增长颇多,商品房销售额48778亿元,增长11.8%,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2.8%,在于房价整体处于上升周期,正是市场看涨预期,导致刚需买房和炒房资金不断介入,进一步推涨房价,许多居民不得不预先节衣缩食筹集买房资金,从而拖累消费增速。
地产景气度不减,地产开放商也是信心十足,拿地热情不减,土地上升势头有加快趋势,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77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1-4月份为下降2.1%;土地成交价款3522亿元,增长16.0%,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面积下滑,但成交价格大增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土地价格上涨。
开发商开发热情基本上处于高位,2018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84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地产销售火爆,并没有带来相关的建筑装饰行业高增长, 在各品类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1-5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低于平均增速9.5%,说明地产投机炒作依然较为火爆。
地产一个行业一枝独秀,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行业,由于地产对市场资金的挤出效应,加剧融资难与贵,还综合推升实体经济综合成本,从而拖累实体经济,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3个百分点,也就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6月还有一个经济数字较低。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6.1%,比1-4月份回落了0.9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值和前值7%,自从1-2月达到7.9%以后一路下滑,1-3月是7.5%,1-4月是7.0%。基础设施投资也出现放慢迹象。1-5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增速比1-4月回落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在10多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3个百分点。唯一亮点是制造业低位反弹,1-5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16年和2017年分别提高1和0.4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2%,地产支撑经济的局面不改。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金融数据全线趋弱。新增人民币贷款11500亿,不及预期的12000亿,也不急前值(11800亿)。用于权衡信贷和流动性的更广义指标社融更是遭遇“腰斩”,仅7608亿,远不及13000亿的预期及前值(15605亿)。
地产投资不减,地产销售火爆,地产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庞大,在整个社融大降下,地产行业一枝独秀,那么实体经济融资说明较弱,加上工业增加值下滑,这可不是一个很好的苗头。
中国经济亟待打破地产一行独大对经济的支撑,向靠科技转型,这才是经济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