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法处理海水养殖废水


 

海水养殖废水是在海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周围水域时将引起附近水域的水质发生改变,影响海水中生物的生长,破坏水体的生态功能,甚至会发生赤潮等有害生态现象。海水养殖废水具有污水排放量大、污染浓度较高、溶解氧浓度较高、碳氮比较高等特点,主要污染组分包括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酸盐、少量抗生素及藻类等。利用电絮凝技术对海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可以将跨膜电压为1V 的藻类细胞直接杀死,并通过絮凝作用,从底部排出藻类等絮凝体,同时,伴随电絮凝过程生成的氯气也可以对养殖废水进行消毒。Vandamme 等利用电絮凝与电气浮相结合的方法去除海水养殖废水中的微藻,研究表明,使用铝阳极、处理时间30 min、转速150 r·min-1 时,微藻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能耗低于离心方法1~2 个数量级。彭泽壮等研究缓释氯化镁-电絮凝方法对水体中藻类的去除,利用铝和石墨作电极,氯化镁按处理水质量分数的0.1%投加,藻类絮凝率可达95%,藻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而对小型水生动物无明显伤害。王树勋利用电絮凝和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海洋废水,浊度、COD、总磷和进水细菌总数的去除率高,同时电耗约为0.063~0.077 kW·h·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