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4月严复正式就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七十二)
严孝潜
1906年1月
在该文中,严复高度评价清政府下令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度,推广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呼吁:中国教育应协调德育、智育和体育之间的关系,智育重于体育,德育尤重于智育,当前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伦理教育;义务教育应当普及,高等学堂和师范学堂则在精而不在多。
在郑孝胥日记中记有:“谈之久,座中有张菊生及英医士柯”。(《郑孝胥日
记》第1023页)
严复在信中谈及去年发生的抵制美货、讲演政治学及受聘安徽事等:“复以
寡谐不见用于当世,耻其生而无补于社会,乃以迻泽自将,东抹西涂,妄窃名誉”。“客冬隨人薄游欧州,道经英、法、瑞、义,如温州书。逮今夏四月而后返沪,适值低制美约事起,群情汹汹。仆以为抵制是也。顾中国民众暗野,若鼓之过厉,将块藩破防,徒授人以柄,而所其不成,则语其少安无躁。当此之时,逆折其锋,若将弃疾于复者。乃逾秋涉秋,其祸果发于罢市之一事。于是官绅群然悔之,知前所主非计。今夫处孱国而倡言排外,使人得先我而防之者,天下之至危也。彼议不旋踵而取决于一击者,初何尝恤国事哉。海上学界、商界,人杂语庞,其高自期许者,大抵云中国迩年程度已进,所持议论,半皆三、四年来《新民》诸报之积毒。适夏间有以讲说政治为请者,不自知其寡弱,乃取病夫症结,审其部位,一一为之湔涤,反复剖解,期与共明并言后此立宪为何等事;讲后刊列报端,颇闻都下士夫有以仆言为无以易者,此亦差足奉慰者也。”对受聘安徽,严复说:“比者,皖中官绅敦以高等学堂涶诿,知交见其颓堕、相劝勿行。顾念吾国讲教育者将及十年,而起视所为,皆如盲者论锦,聩者说钟。使皖中人果相信从,则为定章规、聚师资,使数年之中,费不虚掷,士可期成,此于社会亦非无补。于是慨然诺,大约明岁正、二月之交,当抵淮水(安庆)。至于事之成否,固不敢预言也。……” (《严复集》第三册第568页)
治讲义》撰写自序。
严复在自序中发出:“噫!此轻迅剽疾者之所以无当于变法,而吾国之所
待命者,归于知进退存亡之圣人也。”的感叹。
廉等友人聚饮,“酒肴甚美,尽欢乃散。”(《郑孝胥日记》第1025页)
刊物《民报》,刊登了胡汉民所撰《述候官严氏最近政见》一文。
胡汉民在该文中提出:“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
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滿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
复集》补编第199页)
郑孝胥在日记中,记有:“又陵示五律一首。”(《郑孝胥日记》第1026页)
日记》第1026页)
翠哦家也,唯孙慕韩一人。” (《郑孝胥日记》第1026页)
1906年2月
原来在严复答应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以后, “当此之时,皖中已有反对之人,由宁皖两处寄以匿名之书,百方恫吓,戒以勿来”,于是严复再次辞命。
严复在文中对日俄战争、英日、英法联盟、法德争夺摩洛哥、俄国革命等重大亊件加以评述。
当时,熊季廉“为复旦公学事及去日本调查铁路事所累,病矣”。严复非常关心门生熊季廉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其备极痛爱,信中说:“昨者到门,乃知从者病尚未愈,至深悬系。近服何人之药,觉渐瘥否?如须西医,复当陪柯师太福同往,只要足下一言耳。此布,即祝勿药早瘳。”(《严复集》补编第257页)
1906年2、3月间,严复的《政治讲义》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书在出版后竞绝版,到1920年又由上海金马书店重版印行。
1906年3月
恩铭对聘请严复担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事,和布政使都维持原议,並对学
堂又“加筹万金”,乃派姚永概赴沪聘请严复。
严复心情十分矛盾,他素怀教育救国之志,对维新运动以来清政府所办教育非常不滿:“吾国讲教育者将及十年,而起视所为,皆如盲者论锦,聩者说钟。”现在皖人为他提供了一展抱负的舞台,“诱惑”不可谓小。他设想:“使皖人果相信从,则为定规章、聚师资,使数年之中费不虚掷,士可期成,此于社会非无补”。(《严复集》第569页)
于是严复正式接受了安徽高等学堂监督之职。月薪500两。
严复翻译了律师林文德写给张翼的函件(见《严复书法》第50页)
儒及某友某、张菊生、柯医士等。”(《郑孝胥日记》第1033页)
座有菊生、幼陵、旭庄及蔡鹤卿。” (《郑孝胥日记》第1033页)
页)
五古一首”。(《郑孝胥日记》第1035页)
病国病民不可不急筹挽救之术》(《严复集》第一册第178页),反对沿江沿海各省督抚广造铜元。
(《郑孝胥日记》第1036页)
严复在信中说:“顷七点得柯医来函,言症经两月未愈,临诊非细细察视
不可。故拟明早十一点半,与复同往不误。届时若天冷,房内勿忘置一炭盆,以去寒气,切切。” (《严复集》补编第257页)
第二封信说:“柯大夫倾来,言明日十一点半,当同一西医合诊。吾弟须予令纪纲将炉火生足,以凭略脱衣衫,细验病状。复届时亦当至也。” (《严复集》补编第258页)
同日,《外交报》第137期,刊登了严复的《论南昌教案》一文(《严复集》第一册第187页)
文中写到:“……鸣呼!西人传教一事若不早为之所,将终为吾国之大灾。
但欲为之所,有所宜先一、宜知其教之一卜真面目,真性质;二、宜知其教居今在外国所处,为何等地位;三、欲吾国免此大灾,宜如何为之措注。”
1906年4月
严复在信中说:“手示读悉,昨柯医来舍,即谈及吾弟病情。据言虽服金鸡纳,热退,然尚不可信。此症恐系肠腑中何处作脓,但一时认不出的实部位。须再加细审方得。又言,‘吾甚重熊此症,吾总须设法救之,’度其意甚厚,有可以益执事者无不乐为也。德医克利克尔一节,渠明晨或今晚归,当即与细商,谅无难处。余祈静养,饮食调摄。下午有空,当趋候。此问痊安。……兄虽赴皖,然有柯医生,弟可放心。此人君子也,必不负所托。但最好电令弟季贞来待疾耳。” (《严复集》补编第258页)
(字梦旦)。
严复告以:“《论教科书》(即《论小学教科书亟宜审定》),倚装草草勉成,
不甚熑意。复近来精力极短,文字颇难得佳。此事正须年力,执事富于春秋,当以我为鉴,勿空过也。……又复与商务定有编译合同,业经画押,此后复到皖,十二日晚上船,局面长短,正未可知,但一切照合同原议办理,请渠放心。” (《严复集》第三册第586页)
同日,《广益丛报》第101号刊登了严复的《原败》一文,并将严复的《政
治讲义》续载完毕。
第三册第587页)
书亟宜审定》一文(《严复集》第一册第199页)。
在该文中,严复针对坊间所售中小学教科书籍“真赝互陈,良楛并出”的
情况,呼吁学部亟行审定颁行。
页)
同日,《外交报》第138期开始连载严复的《续论教案及耶稣军天主教之
历史》一文(《严复集》第一册第191页)。
文中讲:“中国近二三十年,教案之起,不绝于时,……中国教案之祸日亟如此。窃谓吾国欲知所以待之之术,必于诸教会之异同,详考其本末,夫而后计有所出。计定而复遣专使以谋诸各国,庶几有以保其国与民。”《外交报》第139期和140期连载完毕。
这天除240余名学生外,一时皖省官绅倾风,上自抚台、藩司、皋司,下至绅士都参加了会议,他们都为聘请到大名鼎鼎的严复感到高兴,欣悦之情见于辞色。
安徽巡抚恩铭礼仪尤为殷勤,总是尊称“
学生们对严复更是欢迎,如拜大将。(《严复大传》第296页)
严复在信中告以抵安庆受欢迎、教学改革设想和办学条件等情况,信中对
熊季廉病情的关心溢于言表,信中讲:“十五日抵此,即见抚台、藩、臬、下至绅士学生,其迎见于辞色,虽然非为复也。特以学务之重,乃今有人为仔肩耳。高等学堂起,盖费银六万余两,云系新任上海县某定之图。虽未遽臻合法,然规模尚宏敞,讲堂、斋舍、宿所、餐间亦颇完备其物、则吾始料所不及者也。管理皆由绅士,全省学务处即在其旁。大家尚谨慎将事。或云腐败之尤,其言过矣。独至内容功课,实无可言。学生西学程度极浅,此则由无教员之故。经史、国文、舆地种种,虽有人课,但用中文,学生受益究为至微。故这两日稍为甄别之后,即拟将全堂学子二百四十余人分为两科:一为预备,一为师范。预备由英文、算学入手;师范则以中文课授诸新学浅者,但教员至为艰得。颇想自课,又患体力不胜。正不知何了此债负耳。近今学子实极可闵。使吾略有精力,真不惜加此援手也。学费每年亦有六万余金,新添一万,若吾开口向抚、藩多要,尚可请益。所难特师资耳。……安庆地方极陋,房屋如鸡楼,几椅粗糙,久坐令人股痺,故到此后,羌无好怀。又不知季廉病势何若,已差减否?顷得季贞书云颇反复。溺之澄底,恐系肝脏有病。不热自汗,当系病久虚弱。柯医近时来否?病症可能详令知之,至念。至念。复恨不能插翅回沪。惟嘱季廉安心调摄,至迟出月望前当可相见也。叔节方相地为吾营屋,其意可为至厚。虽然如吾不安何?” (《严复集》补编第259页)
的《一千九百五年寰瀛大事总述》及《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二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