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在运作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过程中,接待过很多同学、朋友打过来的电话,请我帮忙为他们身边的亲友,同事介绍工作。这些请托,我都应允了下来。但是,有一些人是对我推荐的工作简单了解了一下,就没有上岗。还有朋友找我几次之后,自己就打了退堂鼓,说:“以后我不替你揽这些活了。”因为,他介绍了几个人,我推荐的几个工作,他也认为很好,但是求职的人却挑肥拣瘦,不去。他觉得没有了面子。
结论就是,求职者没有一个端正的就业态度。
结合我亲身经历的几个小CASE,一起看看就业求职态度有多重要吧。很多工作职位,在我们的角度来判断是很适合求职者的岗位,因为我们衡量了用人单位的情况,评估了求职的现状,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评价。但是求职者,只看到了招聘企业的问题,而没有评估自己的不足,导致出现求职错位——高估自己,低估企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透过表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态度。江帆以为,和十多年前的求职者相比,现在的求职者有几个弱项。
一是基本功差,还不想吃苦。
我接到过一个化工行业的老总委托,替他物色几个化验员。恰巧,一位同学介绍了一个人过来,说这个人一个亲戚的孩子,正好是学分析检验的,我觉得专业恰巧好,就想把她对接到这个企业来。
企业是化工行业,所以公司和大趋势下的其他企业一样都搬离了城区,因此,对专业技术人才求贤若渴。在去厂里面试的车上,我给她做了一次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告诉她,这个行业严重缺人,如果你能在这个企业干三年,将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而且薪酬会比现在翻一番。即使是之后跳槽,也会有大好前程的。
可以,很遗憾。看完企业、与企业交流后,说是回家商量,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看到了企业的现状、却对职位的前景选择了“视而不见”。
我记得老人们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年轻一代,依然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啊。请勿夸夸其谈、指点江山、舍我其谁。
二是眼高手低,不落地。
不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连工作多年的人,也会坠入“眼高手低”的泥沼。我这些年受聘一家民营集团做管理顾问,一次我去集团开会,刚好遇到企业新聘请的运营总监,人来自北京,有过外资企业工作背景,公司提供了客观的年薪、提供了住宿公寓。在会议室,我坐在那里,就听见这位新总监在进会议室门的时,旁若无人地和一起进来的一位公司领导说了一句话:“我的意见就是把不服从管理的全处理掉”。很霸气,不避讳,在座的参会人员都听的清清楚楚。我一愣,随后断定,此人待不住这个位子。
果然,三个月后,他已不见踪影。不说,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的环境跟外企千差万别,也是差异很大。一个新进公司没多久的总监,对新单位还没有了解清楚,也还没为工作单位做任何贡献,就高调地撤这的职换那个的位,这就是陷入了“眼高手低的泥沼”。
有时候,你手里握着外企百战百胜的利器,却无法驱动民营企业人治的马车。
三是缺乏敬业精神。
刘强东在用人上极度较真,在管人上极其严格,但他对自己的要求比对任何一个员工、高管还要苛刻。在京东,普通员工早上 9 点上班,但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开早会。不管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多晚,哪怕是两三点钟,第二天早上 8 点刘强东都会准时坐到会议室里,风雨无阻。
这是刘强东的敬业精神。我的身边也有,我曾经在一个公司做运营副总三年多,老板是80后,我是70后,老板每天都会在7点半到公司,7:50要求公司高管开早会。几年间,我也是风雨无阻。后来虽然离开了,但是我会经常讲这段经历给很多人听,目的就是告诉他们此人的敬业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没有敬业的精神,你的价值只会停留在表面,而不会扎根到企业的土壤里。
“态度决定一切。”有了好的态度,找工作时,才会放下架子,认清自己;为日后的能力和职位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江凡,网名“参谋长”, 企业管理顾问,20多年企业管理经历,推崇企业实战管理,喜欢说实话。微信号:yufu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