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到筹的一条心态链
喻建国
成熟心态、次成熟心态、不成熟心态会在行为操持中对于个体对待筹谋中的现况形成一条清晰的心态链,这是由成熟心态的预筹、次成熟心态的无筹和不成熟心态的劣筹组成的一条心态链:
预筹——无筹——劣筹
这一条心态链是由筹将其串合起来的,可以称为是牵涉到筹的一条心态链。
预筹
预筹具有预先筹谋、期盼、希冀的同义,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名词时,常常需要人们做一番概念准备,预筹含有对未来美景的盼望的内涵。预筹的方向是朝着真善美新,预筹的作为是渐趋真善美新。
在迎来新现实时总伴有足够安全与满意并触发由衷的快乐,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称作预筹。新现实的到来未必都是美景良辰、功成名就、处置有方、利落顺畅和得心应手,它和一般人们的期望常常会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个体在现实中能够对未来时空中的境遇具备有效和实际的期望,这就需要个体具备成熟心态预筹。
未来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并不美好的,要善于为未来的内心不舒服感受作好切合实际的打算。预筹是一种提前的赶早的筑垒起能够减缓内心对未来不安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果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前,人们能体验到适度的焦虑,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一事件产生良好的适应。从某种程度来说,预筹能有意识地容忍其他自我防御机制无法忍受的感情。预筹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上、中、下三种境遇都有良好的准备,不会因上而乐极生悲,也不会因下而苦恼低沉,自然也不会因中而自甘平平。
个体在现实时空中经常会想到未来,个体对未来应该有一个有效的期望值。不要对未来期望过高,对未来期望过高的期望不可能是有效的期望;也不要对未来期望过低,对未来期望过低的期望也不可能是有效的期望。预筹就能够十分完美地垒起这种有效的期望。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将来估计得十分美好,憧憬未来的如画美景,而当将来变为现实时,又常常不如人意,人们也就常常为此而不快,甚或痛苦,为此,若能使自我常常对未来体验适度的焦虑,这样既能有助于自我对未来发生的不如意和不幸具有提前的承受准备,又能当预计的不如意和不幸在未来成为现实时,因为常常没有下落到自己原先认定的糟糕下限,而使自己获得十分庆幸的感受,预筹就能担当这项任务,预筹还能产生一种作用:对未来产生一种提前的悦纳。
人们回眸而望,现在的境遇有多少是在过去的期望中出现过的,可以说现在的境遇十有八九不属于过去期望中存有的。因此,何必过高地期望未来,又何必过低地期望未来。预筹之妙在于它所确定的期望值在未来成为现实时,不会带给你极度的痛苦和不安,它带给你的是十分的平静与坦然。预筹之妙还在于现实的我在对未来期望时不会产生过多的忐忑,,一切都可以接受,一切又都处于自我的预判中。
运用预筹可以使人们利用心理科学研究的这一成果,在筹谋真善美新的实现时,追求圆满但又不必须圆满,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总感受到幸福,使个体在将来光临时总感受到幸福。
无筹
筹,由竹和寿联合而成。“寿”意为时间长久;“竹”指的是小竹片、小竹棍或竹制品。“竹” 与“寿”联起来表示小竹棍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展示为可反复使用的竹制计数器具。我国古代常用木头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作为计数或领取物品的凭证,签筹和算筹的名称也就出现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为获而筹,为筹而谋,筹谋现也。不思获,不筹;不筹,当无谋;不见筹谋。预筹,善于对未来做预见的谋略,当未来成为现实的时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无惊无恐,一阵淡喜掠过。无筹,对未来没预见的谋略,当未来成为现实的时候,一切都属意外,当然也就有惊有恐,还得立马思想对策。
操持次成熟心态无筹的人经常处于临阵磨刀的状态,现况逼人,怎样处置,仓皇应战,刀剑乱套,真是急死人。在现实世界中,无筹的操持者经常处于不断的应急状态,乱点鸳鸯谱,不管什么拉到篮里就是菜,说是有好处,那就是得过且过,总能过得去。前方当走什么路,不管,走过去总有路,船到桥头总能过,
跨步向前必有路。只是因为经常在仓皇中生活、学习与工作,要说有多少乐趣就很难说了。特别是面对着操持预筹的心态成熟者,心中无比羡慕,又十分嫉妒。
操持次成熟心态无筹的人在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处于无计划无目标
的状态,和现代世界要求人们所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缺了一大块,他们面对现代世界对人的基本要求深感所缺,常常会不知所措。也因此他们在现代世界中形影猥琐,不为人重。
操持成熟心态预筹的人有一项法宝:合理参照。操持预筹的个体可以十分有
效地调控参照体系,拉上落下拉左挪右前移后退,只需一动,好坏难易一下子全
变了个样。这可真是预筹的一个大操作,绝妙的大控,有此大控,还会有筹之不
成吗。操持次成熟心态的人会错误地将合理参照变动为随意参照,在无计划无目
标中又把参照系统随意拉上落下拉左挪右前移后退,如此一来,小乱变大乱,大
乱变狂乱,乱得一切无序,乱得回不了头,乱得前不着边。
人们对预料之中的发生,一般都伴有足够的安全与满意,也会触发由衷的快乐。预筹有效掌控全方位多层次的预判,现实世界的生成中,现实出现的情况落在最偏的预判中的可能性是较低的,多数情况下会落在预判情况的多层次中的中间层次。因为在中间层次的下方还有很多偏下层次存在,因此个体对于现实总会觉得还算可以,满意会油然而生。而操持次成熟心态无筹的人不可能去运作全方位多层次的预判,所有出现在现实中的情况都是来得突然,不知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所有来到面前的情况都不会带给他们足够的安全与满意。
劣筹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中的头挑者缘于人有筹谋的本领,人在其生活的环境中会自然地对未来进行筹谋,人之高低之分还常见于筹谋的远近,高者能筹谋远近,低者却只能筹谋眼前。筹谋见之于想方设法,为取而计,也可谓之设局也。唐·白居易《杨景复可检校膳部员外郎六人同制》有曰:“若修饰不已,筹谋有闻,则鸿渐之资,当从此始。”
心态乃人行动的导引,思想的引导,筹谋也存在心态的指导,预筹展示了筹谋的高姿,无筹展示了筹谋的低态,劣筹则展示了筹谋的下下界。预筹为真善美新探路开路,无筹无目标无方向听其自然,劣筹则常时偏向假恶丑旧。劣筹所设之局皆为臭局,所定之计尽为劣取。
成熟心态预筹的操持者不会经常想着要追求十全十美,天下事和人间事,只需七全七美或是六全六美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事了。次成熟心态无筹的操持者无所追求,不知所向,飘忽不定,又总是经常不满、怨尤、愤懑。不成熟心态劣筹的操持者臭局连连,劣取不断,成了也臭,不成也臭,取了糟糕,不取也糟糕。满腹痛苦,一腔怒火中烧。
劣筹始于方向性错误,行于臭局中的劣着不断。假,表示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说文》有曰:“假,非真也。”《墨子·经上》有曰:“假,今不然也。”恶,
不好,凶狠,罪过,极坏。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有曰:“恶能无纪。”丑,丑陋,难看,不好,非美。旧,破烂,过时,早前。《 淮南子· 泛论》有曰:“不必循旧。”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有曰:“保守也故永旧。”在个体的筹谋中掺进了假恶丑旧,这样的筹谋就犯了方向性错误。如果个体所设之局已经犯下了方向性错误,再在行事中步履于定败、糊涂、低能中,劣筹就达到最低值了。
操持预筹者在迎来新现实时总伴有足够安全与满意并触发由衷的快乐;操持无筹者经常处于临阵磨刀的状态,现况逼人,怎样处置,仓皇应战,刀剑乱套,真是急死人;操持劣筹者总是面向着假恶丑旧的现实,心中充满愤懑、怨尤和痛苦。
操持劣筹的个体首先要端正人生的航向和行为的指南,要刀斩假恶丑旧,和假恶丑旧一刀两断,要面向真善美新,航向端正了,指南明确了,预筹就会悄然入驻。中国有句谚语: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就是,要改变自己原来的颓貌,刹住原来的恶行,很简单,只需站在原来的地方,与恶行告声再见,让善念笼罩全身,马上一个人就成了如佛之人。操持劣筹的人同样是这样,也可以立地成佛,从原来操持劣筹立马变成操持预筹者。人生的航向指向真善美新,人生的作为全为求真务善谱美绘新,从此在迎来新现实时总伴有足够安全与满意并触发由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