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切莫简单问题复杂化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国企改革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的宏观改革和国企生产经营的的微观改革两个方面。其改革思路也是十分清晰的。虽然有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但改革路径也是十分清晰和明确的。只要遵循“问题倒逼”和“渐进推进”的原则稳步运行,中国特色国企改革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用“胜利在望”来形容毫不为过。
如果简要地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思路,就是“一、三、五、五”工程。
所谓一,就是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产权清晰,定位准确,公益为主,部分垄断,并彻底退出竞争性领域。
所谓三,就是国企改革的三个定位:出资人、监管人和运营人三者定位准确、各司其职。其中,监管人的定位和职能是明确的,就是各级国资委;运营人的定位和职能也是明确的,就是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目前还未解决的就是出资人,也就是未做到统一出资和管理。目前承担出资人角色的有财政部、国资委等相关部门,这是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国企改革的向前推进。
所谓第一个五,就是国企改革存在不可回避的五个问题:一是分类管理。目前,从理论上已经解决,实践中也在推进。二是统一出资,从目前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和政策表述来看,理论上未彻底解决,实践中的执行也是维持“谁的孩子谁抱走”的管理体制。三是行业监管,指的是国有企业不能搞特殊化,要与其他行业一样接受有关部门的行业管理。四是阶段推进。到目前为止,国企改革相关改革政策的实施和推进都带有阶段性特征,既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落后于整体改革的大势。五是产权到民。这是到目前为止悬而未决的最大问题。也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所有制改革的实质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成立国民权益基金机构,归属全国人大管理,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机构管理国有资产。国资委的监管职能不变。这种观点属于一家之言,是需要充分讨论和论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就是遵循目前的改革路径继续前进。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观点,如“劳权经济学”等不触及国企产权的所谓经济学研究等,存在的着明显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悖论,学术讨论可以,但没有上升到政策层面考虑和采纳的可能性。
所谓第二个五,就是深化国企改革要克服五大误区:一是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公益为主和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绝不可能市场化。而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则可以。二是国企改革的目标是私有化,其错误定位在于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实。因为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产权到民”从理论上没错,但却不能量化私分。只能通过成立国民权益基金由全体国民持有,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让全国人民分享国企改革的成果。三是国企改革的路径是去行政化,这也是很多研究国企改革理论问题的较大误区。不容讳言,在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党管干部的大原则之下,国有企业管理去行政化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公办大学和科研院所都存在行政级别的情况下,要求国企改革去行政化管理绝非可能,也不现实。四是国企不能退出竞争性领域。其理由是: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就会“废了武功”,难以做大做强。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对此,我只要问一句:“国企能在竞争性领域做大做强,还搞什么国企改革?”五是国企搞的好与坏与所有制没有关系。这是国企改革五大误区中最为迷惑人的一条。其实质是“淡化所有制”和所谓的“所有制中性”理论。不过,我认为:所有制中性理论在某些场合(比如国际贸易谈判)是可以引用的一种公平理论,但在一国的情形中,所有制不可以中性,也不能中性,公有、国有和私有产权应该是界线分明的,都有其应有的边界,切不可混为一谈。不然的话,所有的改革都无法进行下去,也不能进行到底。而混合所有制属于中性无疑,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有、国有和私有都是平等的,概因混合所有制不是一种所有制形式。
最近,经济学家华生教授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表了一个观点,他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非科学对称的名称和分类,前者是按所有制分类,后者是按经营分类。因此,他建议对真正国家需要的全资企业,恢复国营企业的称谓,专门立法管理。对于所有多元股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统称混合所有制企业,割断与政府的行政关联,按照市场化原则,由国资委通过管资本为主的原则以出资人的身份进行管理监督。
对华生教授的观点我不完全同意也不完全否定,但我坚决不同意恢复“国营企业”的称谓。其理由是现在国企改革的分类思路是可行的,但民营企业的叫法也应终止。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绝对和相对)企业;私有企业包括私有独资和私有控股(绝对和相对)企业即可。
至于所谓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我认为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推进,迟早要进行产权改革。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终归要做到国有或私有的产权清晰。
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