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产品往往没人要,唤醒我们的潜意识是关键!


 很多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引发消费者的哄抢,一段时间后门可罗雀。很明显这些产品可以给用户带来利益,客户一开始见到了也满眼兴奋,觉得这个产品好,但是用了几天后最终却放弃了使用。

比如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源于对于美的追求,大部分白领都办了健身卡,刚开始的健身活动大家都踊跃报名。过一段时间后,能按时来锻炼身体的已经寥寥无几。按道理说,健身是一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啥坚持下来的人不多。


对于遇到的这种问题,很多人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宣传健身对身体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这样做效果甚微。

并不是健身运动不好,之所以放弃因为一些非产品功能的原因,——比如习惯了过去的方式、觉得改变太麻烦;无形当中增加了自己每天的工作量。

就像大家都知道早上起来跑步,有利于身体健康,哪为啥坚持的人呢不多呢?

在这种情况下,你无法通过“重申跑步对你”有利于健康来要求大家,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只是企图唤醒我们的意识层面,它们假设人是理智的,只要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会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但是实际上,人往往是感性的,真正驱动人行为的,除了意识层面,更重要的是潜意识,我们的行为95%以上都是受到潜意识控制的。


大家嘴上喊着我要成为亿万富翁,最后你会发现,真正按照亿万富翁的行为要求自己的寥寥无几。他们只是在意识层面想要而已,根本没有深入到潜意识。在他们潜意识里,认为钱是肮脏的,内心深处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排斥的,这就意味着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情形,结果可想而已,那就原地不动。

如果要让一个人改变行为,除了让他意识层面了解做这件事的重要性,更总要的是潜意识也认可这种行为。比如早上赖床的行为。

真正有效的治疗赖床方法,不光包含“强调早起很重要”这种唤醒意识层面的的方法,每天坚持早期进行短期激励,引入竞争机制,监督他养成习惯,对于工薪阶层为啥早上都能早起,一句话,人之初性本懒,要想不懒制度管。因为上班迟到是要扣工资,扣奖金的,所以大家都会按时上班。

我们经常遇到的很多推广问题(用户觉得好,但是最终没有用),都是因为我们只唤醒了“意识层面”,没有唤醒“潜意识”。

比如自媒体创业这件事,刚开始大家非常积极。每天更新几篇文章,后来三天更新一篇,再往后一个星期都不更新一篇, 慢慢的自媒体账号真的就荒废了。


自媒体

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媒体可以赚钱,后来却慢慢丧失了热情。对他们来说,即使自媒体可以带来利益,但是这意味着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或者改变过去的工作模式。这样的行为唤醒了“意识层面”,却没有唤醒“潜意识”。

再有一个人过于肥胖,想减肥,少吃一点,但看见食物就是忍不住,明明不饿吧,也要吃点东西,否则心里就躁动不安。结果减肥失败。这就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

马云的一句名言,晚上想想千天路,白天起来走原路。晚上躺在床上,想事情的时候,脑子特别清醒,把什么都一一计划好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什么都没有了,还是按照原来的路走。这并不是因为计划不好(意识层面),而只不过是懒得改变,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习惯(潜意识)。

所以如果你不能唤醒“潜意识”,通过更加短期、更加直接、像帮人克服拖延症的方式一样来推广新产品新服务,而只是不断重申“我们产品很好”来进攻“理智大脑”的话,经常很难取得成功。


马云

那么如何唤醒潜意识呢?

核心从行为上做出改变,人的行为周到两种因数的营销,一个是追求快乐,一种是逃避痛苦。

一、追求快乐,短期激励

“意识层面”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可以理解长远的规划和长期利益。潜意识,它超越人类价值判断,就相当于人的本能,如何改变本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行为激励。

大家想想早期的自媒体平台是如何推广就明白了,很多公司就会采用这种方式直接改变人的行为。早期的自媒体平台集合了各个传统媒体平台的资讯,解决了媒体资讯分发的难题,让用户与更多的选择,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是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懒得下载APP,对于媒体从业者也不愿意注册账号,在上面写文章发视频,后来自媒体平台开始大规模的补贴计划,有成千上万的媒体从业者,纷纷把战场搬到头条企鹅等自媒体平台。

这种激励可以被意识所感应到,最终慢慢形成习惯,成为潜意识的习惯,实际上每天我们行为的95%都是受潜意识的控制,潜意识行为的表现,就是我们的习惯,人是习惯的动物,习惯了日常的衣食住行,改变起来就非常困难。

一旦一种行动变成了固定的习惯,像“例行公事”一样不需要思考,就会减轻对意志力的消耗。

同样,很多新产品使用习惯的培养,也是用了这种方法。比如一些社交产品每天签到领奖、每天固定时间参与抽奖等等,就是为了让人把使用这种产品变成“例行公事”的习惯。

二、逃避痛苦,提供威胁感

人的行为,逃避痛苦的压力,远远超过“追求快乐的动力”。“威胁”是一种原始的动力,是人的本能行为,之前进入人的潜意识,产生“立刻就要行动”的感觉。

比如对原始人类来说,不论平时有多么懒惰、不想动,但是一旦感觉狮子来了,潜意识就会释放威胁信号,他们就会克服一切惰性,拔腿就跑。

对于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推广,也是这样——如果你的客户觉得你方案好,但是仍然没有克服过去的习惯惰性而采用,那么让TA产生一点“危机感”往往非常有效。


现在知识付费为啥这么火,就是人为的制造大家的焦虑感和恐惧感。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类似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拼命的学习充电。

从2015年起,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大的比如 腾讯课堂、网易课堂,百度传课等,关于学习的社群越来越多。北大教授一门课程订阅3000万,更是知识付费这轮风口的一个形象的诠释。

所以,推广一种新型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可以在同行业或者同类人中塑造一个成功案例,然后让其他人感觉到威胁——再不采用就完了。

三、塑造充满诱惑力的故事,潜意识更容易接受图片,视频。

潜意识没有意识层面高超的分析能力,比起详实的数据和利弊分析,它更容易受到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故事”的影响。

比如大家平时对买彩票没感觉,如果听到身边谁谁谁,买彩票中了多少钱,就开始心动。

当你讲故事的时候, 实际在用户的大脑当中会勾勒出一副美丽的图画,更容易进入消费者的潜意识,形成深层记忆,

褚橙讲了一个褚时健老当益壮的故事,就将其他千千万万的橙子落下不知几条街...


褚橙

海尔只讲了一个砸冰箱的故事,从而让人们认识了海尔,相信了海尔产品的品质...

可口可乐的配方故事让人永远记得它独特的味道...

比如,你告诉消费者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消费者很难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讲一个你当年是如何服务你用户的案例。比说你承诺消费者一件事情,最后如何尽心尽力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完美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有什么比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更具吸引力,更加引人入胜呢?

四、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

所谓分解技术,就是化繁为简,化复杂为简单,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工作!

我们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就像某个运动员获得奥运奖品,也不是一天训练的结果。

任何的改变(不论是接受新产品还是形成新习惯),都意味着付出辛勤的汗水,而如果可以想办法让人看到过去努力的成果,就更加容易促成这种改变。

如果把自己要达成的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是对自己的一个奖励,让人清晰地看到成长变化以及所获得的成就更容易实现目标的达成。

如何一年赚到100万?

如何实现一年赚 100 万的目标呢,你是不是觉得很难,但现实中已经有很多赚到了100万,1000万,甚至1个亿的小目标,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也很容易,具体要看你怎么来理解,如何去执行。

比如有人说今年要完成100万,如果把一年换算成10个月计算,每个月只要赚10万元, 每天折下来3000多的收入,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而这种“一步步积累”的感觉更加容易让人坚持下来——所以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有等级制度,让人可以看到今天打怪积累了多少经验。

五、迈出简单的第一步

如果你一直早上10点起床,那么一下子养成7点起床的习惯显然不现实。更有效的方法是先做出“简单的第一步”,比如明天只提前10分钟起床。

这是因为潜意识非常害怕困难,它能一次性接受的挑战是有限的。所以推广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方法是:先让用户习惯于最简单的第一步。

大家知道当年社交产品,“”来往“”为啥最后失败了,原因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了使用微信完成社交,它需要让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养成新的社交习惯,改变人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曾经给一个线下培训机构的做咨询服务:

“我微信上有很多粉丝,他们对我们很感兴趣,但是真正报名参加课程的人很少怎么办?转化率如何提高?”

是的,他们觉得你的课程很好,但这仍然是“意识”层面的东西。

而你要想办法刺激他们的潜意识,先不要求他们做如此巨大的改进(比如报名培训课),而是先从小小的改进做起。

比如参加免费的在线讲座、参加付费的在线答疑、进行线下的免费试听课、开发更短期的体验课程等,都是非常容易的改进,先让用户迈出最简单的一小步。


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有一些在线教育机构让我去他们平台上开课,所以我经常收到这样的电话:

你好,是安东胜老师吗?我非常喜欢您的文章,我们是XX师资平台的,请问,您可以在外面平台录制一系列课程吗?

从理智的角度上讲这样是对我有利的。但是一想到“开展一系列”的课程,就意味着放弃手头上的许多工作,并且连续好几周的工作量才有效果,我就立马萌生了拒绝的想法。

而有的这种平台就非常聪明,他们先让我入驻该平台(什么都不用做,就填个表格就可以),然后让我把授权过去的文章发到上面(想想也不错,不需要做什么)。

接着让我发过去的培训视频给他,我也同意了。然后又让我开始在线答疑,接着又让我开设第一场在线讲座——慢慢地我一步一步掉入了该平台。

最后总结一下,用户往往都是不理智的,他们并不会因为觉得你产品好就会一直使用。相反,接受新产品就像养成早起习惯一样,往往需要克服过去的习惯惰性,并且付出额外的努力。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刺激他们懒惰、短视、害怕努力的潜意识,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创新。

我是安东胜,更多资讯加我微信号:146918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