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壽旅遊網訊(蔣文梅、實習生張鑫、高長海)漸入中秋時節,本該是秋高氣爽,可是夏天卻沒有一絲退卻的意思。在早飯過後就開始恣意傾瀉著自己過分的熱情。為了躲避這份不願離去的暑熱,在2017年9月17日上午9點雲壽旅遊網的工作人員走進了一座親切的村子——柿子溝,它位于山東省青州市西南面山區王墳鎮白洋村,距離青州35公路。
柿子溝一聽就知道這裏盛産什麼了吧。對了,就是那滿樹的、紅紅的柿子。柿子溝原來也不叫這個名字,她原來的名字叫上白洋村。上白洋村的歷史可是很久遠的,村裏有名的文化人高作永大叔對我們講述了村子的歷史。高大叔告訴我們説:“西漢初年張良幫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就曾經隱居到這裏。現在還完整的保留有張良遊經過的觀星臺、石甕、石道人山等。”那為什麼後來改叫柿子溝呢?據説以前有很多南方的攝影家來到這裏,被這裏漫山遍野的柿子樹所震撼。他們將眼前的美景用相機記錄下來,並在國際攝影展上獲了大獎,于是柿子溝的名字就一下叫開了。
柿子溝帶給人的親切,無時無刻不感染著每一個遊客。我們剛到村子,景區經理高長海和高作永大叔就熱情的接待我們。剛剛踏上這片土地,就感受到那份久違的,曾在心裏縈繞著的鄉村感覺,親切而純粹,悠遠卻愈發清晰。這份感覺像極了鄉愁,但又不似那般憂傷。這種感覺是一種曾經真切感受過的,但又隨時光流逝漸漸丟失的記憶,當這份記憶重新找回時候,心底盡是滿足感;這種感覺是一種長大後不經意間想起,但又沒法道出,只留在嘴角,微微翹起的滿足感。
柿子溝的山水風景
高大叔擔任了我們這次行程的導遊,跟我們説了很多關于柿子溝有意思的事。我們問他柿子溝有什麼好玩,高大叔隨口就來,説道:“春天漫山的野花鳥壘窩;夏天小孩玩水捉魚蝦;秋天滿山果樹隨便摘;冬天下河滑冰回家吃火鍋。”“柿子溝一年四季景色不斷,總有吸引你和你喜歡的地方。春天萬物復蘇,野花遍地,是你外出踏青感受自然的好去處。夏天村子裏泉水匯成的溪流,清澈見底,裏面有非常多的魚蟹,是你和孩子們親近自然的好地方。秋天柿子溝果實累累,樹上挂滿了柿子、山楂等,你可以放開胃口、大快朵頤。冬天大雪過後,銀裝素裹,是你感受北國風光的佳地。”
正説著,我們就來到了雲水橋,雲水橋下就是村裏的溪流,溪水清澈見底。已近中秋所以溪水小了很多,但裏面不時會見到小魚、小蝦、小螃蟹等,來這的小朋友可開心了,別的都不顧,先忙著去抓小魚蟹了。看著孩子們天真的樣子,倣佛自己也回到了他們的年紀。想著他們簡單的快樂,嘴角不自覺的翹了起來。
這時怎麼能少的了高大叔的順口溜呢,“雲水橋下清水流,裏頭看著魚兒遊,抬頭望見雲水崖,三層瀑布流下來,走到近前拍個照,小心別濕了襪子鞋,若是家人不樂意,下次一定要帶家人來。”雲水崖就挨著雲水橋,分為三層。瀑布的水是從最上層流到第二層,再從第二層流到地上。水勢層層疊疊不似其他飛流直下,多了幾分讓人觀賞的從容。瀑布傾瀉而下的水聲也不似其他那般轟鳴,要柔和很多。這裏的瀑布跟村子的人一樣淳樸內斂。瀑布的下方是碧綠的深潭,為了安全用石磚砌了起來,更顯得像是畫中的精致了。
當我還沉浸在這瀑布的景色時,大叔們已經到了北天門。這裏是一條用整齊的石塊鋪成的小道,小道兩邊為了迎接遊客,栽滿了四季應時而開的花,有牡丹,芍藥,菊花,梅花等。層疊而上,層次分明,獨居匠心,可以看出村裏人費了多少心血。我們拾級而上,就會來到瀑布的第二層,這裏跟底層的設計差不多,更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分精巧。
順著山路繼續往上走,來到一條岔路口,分別通到環山路和黃櫨林。我們順著黃櫨林向前走,就會看到一株高大的流蘇樹,這棵樹就是“千年流蘇”。這棵樹又叫“求子樹”,每年正月十六村民都會到樹下參拜祈福,祈求貴子。這棵流蘇樹有30多米高,樹的主幹分出六道大樹杈,而樹杈又往外繼續分出,層層的樹杈構成巨大的樹冠。而人感到驚奇的是底層跟頂層的樹冠,形態差別很大。流蘇古樹的底層樹冠枝葉茂密,各個樹杈間的樹冠緊緊挨著,像久別重逢的戀人,整個底層構成一片濃密的綠蔭。而高層的樹冠則要稀疏很多,每個樹杈的枝條像婀娜的舞女,跳著曼妙的舞蹈。枝條曲曲折折,舒展的伸向湛藍天空,倣佛在上蒼捧出絕世的珍寶。如果是在春天,流蘇開花的季節,那一片片的白花,連接成白色的花海,微風過處又似雲朵飛動,將是多美的風景。雖然秋天沒有流蘇花,但有這深邃的湛藍天空和草蟲窸窣的叫聲。秋風吹過,舒爽怡人,聽著蟋蟀的叫聲,更覺得真是難得幽靜。此時最想做的就是靜靜地閉上眼,聽聽這秋風,聞聞這秋的味道,讓我們融進這秋風和大山之中。
沿著這茂密的黃櫨林繼續往山路走,就會到達環山路。這條環山路是當地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修成的寬闊的水泥路。這條路從村外一直修到山腰,外來的遊客可以開著車直接到達這裏。下車後就能順著小路到達黃櫨林或者直接進入村子,非常方便。環山路兩旁栽滿了柿子樹、山楂樹等果樹,如果嘴饞了,可以盡情的摘。可是你一定要當心,別一下吃太多,不然吃壞了肚子讓人們笑話。
為了快點見到村子的奇觀石道人山,顧不得剛遊玩北山的疲憊,我們一鼓作氣登上了南山,五座石峰聳立于眼前。五座石峰高度相近,彼此相鄰,或寬或窄,形態各異。石峰有的像站著的道人,把盞言歡;有的像醉倒的和尚,卻不舍手中的美酒;有的則如出徵戰馬,低頭疾奔。五座石峰兀然立于山頂,讓人驚嘆自然怎樣的鬼斧神工,才有這奇美的傑作。此外南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有兩個石甕,常年都有清澈見底的積水。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石甕邊形態各異的石筍,形狀奇特,栩栩如生。我們只能感嘆自然的神奇,敬畏自然的威力,為柿子溝能有這般的景觀感到慶幸和驕傲。
柿子溝的風土人情
遊覽完柿子溝的山水,高大叔帶著我們走進村子,讓我們感受村民的日常生活。因為已經到了中午,高經理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一桌非常有特色的農家飯。我們對一份從未見過的菜很好奇,高大叔給我們講起來:“這是涼拌黃連花。黃連樹在三、四月開花,在花開正旺的時候將黃連花摘下冷藏。如果花還沒開則太早,沒有香味;花開的太過,則口感全無;在開花中期的摘下,香味正濃,口感最好。黃連花吃的時候最好要涼拌,再點綴一些山韭菜,這樣就完美了。”涼拌黃連花的味道很獨特,有種古樹的香氣,口感糯軟,非常特別。如果你有機會來這裏,一定要嘗嘗這道菜,不但清涼爽口,還是護肝養血的佳品。高大叔跟我説:“咱們村裏的無論是果樹還是莊稼都沒有打過任何農藥,都是隨季節長的,味道一定是最地道的,你們就放心吃吧。”用柴火鍋將散養一年的小雞跟蘿卜燉出的雞湯,鮮香卻不油膩,肉爛而不柴,真的是小時候喝過的雞湯味道。自己的味覺一下子將自己拉回到了從前,在這一刻小時候的回憶滿滿地佔據著心靈,幸福滿溢出整個身體。
柿子溝的發展
吃過飯我們見了村支書高偉生一面,高支書工作非常繁忙。見面的時候可以看出雖然他還是很幹練,但是臉上卻掩飾不住疲憊。在跟我們説了一下村裏的發展情況後,就馬不停蹄地去別的地方。這時高大叔跟我們説:“高支書為村裏付出太多了。自己的廠子沒有時間管理,一心撲在了村裏。這幾年村裏不但修了環山路,而且還修了三座停車場,村民也發展起了服務業。現在村子裏鄉村餐館,鄉村旅店等一應俱全。遊客來了都會帶一些村裏的特産像柿子煎餅、小米、蜂蜜、山楂等。在高支書的帶領下,村民都富起來了,村民打心底裏感謝高支書的付出呢。”
感悟
過往的歲月太過匆匆,急促的讓我們失去了回望自己人生旅途的機會。我們總是在人生旅途拼命地奔跑,追逐那些我們認為似乎最為重要的東西。可是人生的盡頭都是相同的,無論你是富可敵國,亦或是權傾天下,首富跟乞丐的結局都脫不過這個輪回。既然結局注定,我們是不是需要讓自己慢下來,讓我們自己珍惜這一路走來的經歷和回憶。沉浸在這寂靜的小山村,心漸漸的歸于平靜,找回那份曾經屬于自己的單純。
這麼美麗純凈的山村景色,這麼純樸敦厚的村民,這麼無私奉獻的領路人,柿子溝會給我們更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