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多写快也写好
曹秀
近几年,我总是听见或看见有关写得多写不好的文章,还有一些乱七八糟言论的确让人思索。然而,凭我的经验还是写得多写得快写得好为好,曾几何时,我费尽心机构思的小说投不出去,一气呵成的小说一投就中。越是精耕细作的作品越不容易发表,偶然写出的作品一投就中,因为编辑选中的理由是思想新,不是成熟。
我曾写出一篇文章《不做写一本书的作家》,是想说明我不靠一本书存在,当作家就是要多写,如果写出一本书以后不写了,当作家有何意义。写得多并非写不好,写得快并非写不精,关键在于读者。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是什么样,读者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时间阅读感受是不同的。如同看人是一样的,第一次见面对人是不了解的,是陌生的,熟悉后对人的了解是熟悉的,完全推翻了以前的印象。
灵感是一瞬间的事,有时是在写作中,有时是在生活中,如果不写灵感只能隐藏在生活中,如果写作灵感就会在不知不觉的写作中呈现出来。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写作不同,即使是相同生活经历的人写作也不同,谁也不能强求谁如何写,文学没有个性是不行的,千篇一律的写作方式是跟不上时代脚步。说白了,别人都在跑步,你还在慢慢散步,已经不适应社会潮流,尤其是在文学与影视相交的时代,写得慢就是跟不上时代。有人一边拍戏一边写剧本,有人一边连载一边写小说,在香港的金庸梁羽生古龙都是现写现卖的向手。古龙就是被总编逼上梁山。总编顷古龙说明天开始你要写小说,不等古龙答应不答应,总编已经在报上发表声明,说明天有古龙小说连载,古龙无奈,只好写小说。试问,古龙是写好投稿吗?不是,古龙只好一边工作一边写,可以说他这种逼上梁山的写作就是写得快,写得好的典型。还有数不清的人一边工作一边写作,都是写得快写得好的人。
写多写快也写好的人在网络上表现更加突出,唐家三少说,只要每天无其他要事,从早上9点30分到中午12点,他必定会码上1万字以上,若被某些活动挤占时间,当天则用存货保证更新。“这件事情我们做了多久呢?13年。每天。我连载(写了)13年。”他一年出十五六本书,实体书销量在年均1000万到1500万册,漫画在1000万册。他写的长篇连载,每28天出版一本。还写短篇故事。不只是唐家三少,很多网络作者都是这种写作,夜以继日写作,每天更新,为的就是完成自己与网站的任务。在此我有足够经验,我为在网站写作,每天写出一万多字,我的《官色》130万字,用了四个月完成。这是一遍成的高难度的小说,至今看仍旧纯正,昨天我看了一下点击,热度有800多万。我把《官色》改成120集电视剧《人民的权力》,希望有一天会有人拍摄。
其实写作并不存在快慢,有时间写得快,没时间写得慢,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写得多写得好并不是时间,而是才华,有才华的人写出的作品读者喜欢,读者喜欢自然要写得多一些。在这里不排除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或自己努力了许久也没有效果,还有那些压根不明白的人在胡说八道。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中,曾有一句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在文学创作上为什么不能掀起社会主义文学高潮?我的理解是,不要人云亦云,要量力而行,有时间多写有何不可,难道说写出的全是差的吗?实践证明,写得多写得快同样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