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洞朗玄機
中國給美國的印象是好人。日本認為中國崛起是客觀規律,只有挑釁,才能有蠅頭小利。澳大利亞覺得公差範圍內,過頭一點可以四面玲瓏。新加坡想以保持中立的姿態彰顯大國智慧。印度,是個無所謂的國度,我多次說過,這次想有所為,顯然,不簡單。還有韓國,樸槿惠的硬氣和文在寅的裝X都是小聰明。
洞朗這次事件,印度的理由顯然很牽強,邏輯上和美國要南海自由橫行一個道理,和日本所謂的維持現狀一個心思:中國不要發展。事件發展到今天,兩個月了吧?印度方面沒有一個正當理由,還不停的揭短中國,臆斷中國的態度。我倒覺得印度的理由顯然是一種病情,中國不可能打,那是中國的事情,要是真打你,你又能怎麽樣?
朝鮮最近忙啥呢?說是要先圍攻關島這個美國大的海外軍事基地。關島是個海島,美國全球戰略的最重要據點。起碼是亞太的最重要軍事基地。美國總統和朝鮮媒體隔空對罵已經沒有了語言的項目,除了罵的情感損失,動手好像也要配合教訓朝鮮的感覺。美國特朗普政府現在還是個走馬關燈的局面,美國選舉制度的優勢,在世界大格局時代,其缺陷暴露無遺。
一個僥倖成功的商人,根本不具備政客所應具備的政客生態環境。美國人對自己的背離傳統國家政體的所謂選舉制度太多自信。美國這個國家會不會繼續分崩離析還繼續存在下去?關鍵看中國,英國,梵蒂岡,印度,伊朗等國家組織形式是否能在世界中心佔據主導地位及其時間段長?美國的資本主義國家性質及其反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果,決定了美國國體違背了組織的基本組織原則。
美國是世界的原因。要警惕:在世界各國的心目中和媒體的宣傳中,都是和平時代的基調。什麽意思?在世界各國人們的心目中都是和平的一種意思裏,就會有人按耐不住。久而久之,雖然各國都在不會打仗的統一感覺裏,但是,也會在不會打仗的倔強中走向危險。最後,在這種絕對和平意識裏,不會打大仗的思想工作下,實際上,形成了必須打的客觀事實。另外,就像有的將軍說的,這麽久不打仗,言外之意,該打一打。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是朝鮮這麽鬧騰,都不會打起來,關鍵在於中國苦勸特朗普。特朗普是美國共和黨的鷹派總統,他只是裝的平民化。你看他上台沒有多久就向敘利亞扔炸彈。
根據以往經驗,這樣根據以往判斷,太多的理由,太多的正確,形式上越來越危險期。前面已經提到,除了中國必然成為世界領導者之外,其它的都會變化。坐等其成,只有中國的朋友會這樣。所以,小日本早就跳出來,高喊“維持現狀”,這顯然是個偽命題,維持現狀只會讓衰落的受益繼續。美國無奈跛腳鴨五六年奧巴馬,君不見一個麥肯恩參議院這幾年跑台灣都霍霍有名,虧死了,又派同名驅逐艦闖南海。美國的百年領導地位,自大者不在少數,包括特朗普,克林頓,奧巴馬。
印度這個“無所謂”的過度,她的虛幻瑜伽思想,對於客觀的理性不可能總是那麽冷靜,看看印度發生的離奇古怪的事情,就知道他們頂多半個理性國家。小日本由於中國的大智慧和安倍的危機,他安倍晉三鋌而走險極有可能。台灣憋了很久,無可奈何花落去,中國大陸與台灣,韓國,越南,印尼,泰國,新加坡,朝鮮,都有各種各樣,不同大小的壓力和糾葛,況且,中國的崛起,似乎是一股獨大,周邊的國家雖然也有崛起,但是遠沒有中國崛起的高光。各種外交只能緩解壓力,比方菲律賓的“總統”國家,換屆了又不同了,很多國家也各有自己的心思,中國穩定強勢崛起復興創富,這是不害怕也會說閑話的架勢,還有別有用心的。中國現階段的意識是崛起無疑,且也在不斷完善意識和有意識轉變,這是客觀身份鑄就的,也許自己不覺,但是聽者有心。長久記,確實在洞朗打一仗有利於崛起的去雜音,有利於樹立他國認同中國崛起的事實及中國和平的使者。還有一這可能是火中取栗,台灣問題也可能解決。朝鮮問題也是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個誘因。朝鮮問題,臺灣問題,洞朗事件,有個共同特點,百勸不解。
洞朗動手打印度,負面效應就是中國的國際和平形象會在西方鼓譟下受到大的影響,當然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其實會認清本質的,知道誰對誰錯,誰好誰怪?即使這樣,打仗還是有損的。印度在那個地方也只是形式上的霸權,那個地方除了主權意義,鬧情緒,有多大的事情可以鬧騰,印度兵要吃要住的。再就是看,始作俑者的需要或態度。這樣一個事件對全球格局有什麽影響?不管怎麽樣?都對崛起的中國是有利的。
美國趕阿諾上架了,但是,被杜特爾特罵為標緻養的。菲律賓不行了,印度體量大,再鬧一鬧,美國日本高興呀。不能對抗中國,安倍晉三就要被歷史拋棄,被日本人枉寄這麽多年。特朗普可以看笑話,消停幾日,東南亞幾個國家可以在心理上舒緩一下,甚至朝鮮都會減壓。這就是國家的各自爲主。
張海勤 2017-08-14%0816於广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侵權,不得影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