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流家思想 创始人)和 孔子(儒家思想 创始人)
一、孔子——古代“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为陬邑大夫。叔梁纥与原配施氏连出9个女儿,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72岁时三18岁的颜征在。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 、《乐》,序《周易》(《周易》周文王著),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儒家引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经典。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司最高长官);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无愧于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汉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汉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汉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汉朝以后,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文献。
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最初只有《六经》后来《乐经》失传剩下五经 随着历史的发展,便有了七经 十三经十经等名称。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中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代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孔子的学说在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立即成为主流思想。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当时的中国已是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治者发现孔子的理论很适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于是被定为国家正统的学说思想。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思想最窒息人性的,要数孔子的这个训条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没有统治者的允许,人民是不能去看、去听、去说话、去行动的。在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看他们想看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如果人们做的某些事情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那么新的法律条款就必须因应而生。在新的法规出台之前,人们的行动应该不受制裁。所以文明国家里的法律是对人们行动的具体制约,而不是指明人们如何行动的行为准则。孔子的教条与此恰恰相反,它规定人民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皇家贵族们制定的行为规范,它是束缚人民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而历史上专制统治正是得益于这个思想。
长期以来,全国人民只有统一思想的份儿,只有与上保持一致的份儿,只有按照上面规定说话做事的份儿,而绝对不允许人民怀疑和批评。孔子的这个思想,不但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性,还为统治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奴才。“忠孝”所包含的思想糟粕再来说说儒家提倡的忠孝。
儒家思想片面强调人的修身养性,极具欺骗性,而绝口不谈那些不受制约的皇权正是产生腐败和荼毒生灵的根源。
非但崇尚儒学,更有把儒学断章取义者,如把《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一句牢骚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变成这样一个集权统治的理论依据而流传千百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是催生奴性的思想根源,对中国千百年来专制制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在形式上虽然也批判过儒家思想,但是专制统治正是得益于许多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奴才意识。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毕竟儒家思想也有一些精华部分。
《论语》中的许多话,今天已成为中国人经常引用的俗语了。比如说: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
最新研究成果认为:
《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忆记录 ,严格讲,《论语》中许多观点都是孔子没有会通天道之前的空洞的礼仪说教,是谈不上什么“体系”的。孔子的思想精髓在《易经》。
二、朱明——当代“流家思想”(“流家学派”)创始人
朱明,(1967.10.21~ ),中国国籍,汉族,上海人,原名朱哲,斋名 逍遥斋,别署 瀛海居士,逍遥斋主,英文名 Allen。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凸上隆起至今。与朱元璋、诺贝尔共月日,与康定斯基共抽象,与达芬奇共巨匠。康定斯基100年后,诞生朱明。徐悲鸿西去14年后,诞生朱明。习大大出生14年后,诞生朱明。世界绘画理论,谢赫六法(具象六法)和朱明六法(抽象六法),相辩证,永流芳。习近平政治思想,朱明民间思想,两者曾都主修过化学化工类专业,后都跨界,主攻中国思想,谓之当代中国尊德和民德之思想共振。
朱明,出生于中国崇明岛,是当代中国民间机构与官方机构高度认同的中国民间思想家,抽象国画艺术家,草书书法家,榜书家,世界经济哲学家,独立经济观察家,现象经济学家,专栏作家,智库专家,鉴藏家,现代派诗人等,系立足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民间思想“流家思想”、“流家学派”,即“朱明思想体系” (ZMTS)(中国流艺术和价值流动论)创始人,中国书法和抽象绘画里程碑式艺术人物,拥有极具个性化、独立艺术范式、哲学范式与经济学范式的、学术型前瞻性的艺术思想家和经济思想家。其创作与治学,秉承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和“不唯今人,不抛古人,不拘西人”的艺术融合与创新理念,独创“古”、“今”、“西”三结合的、以“意境”、“布局”、“神韵”、“界面”、“墨彩”、“空间”等六个艺术构思方面的“质”、“景”、“意”、“流”四组合(专业标准)为总特征的“中国草书书法入抽象国画”,从而完成现代中国画的从“意象绘画”或者“写意绘画”的“意象审美”到当代中国画的“抽象绘画”的“本质审美”或“抽象审美”的哲学绘画内涵的思想性飞跃,为当代中国画坛公认的标志性 中国流艺术理论和中国流艺术家画派(中国抽象国画派)的奠基创始人,“中国流艺术第一人”,“中国市场经济观察家第一人”,中国民间网络智库【朱明智库】创始人。被英籍知名抽象艺术家杨希雪 MBE 誉为“现代版伯乐”。
朱明,是继“近代中国绘画之父”徐悲鸿之后,因独创 内生性 中华文化元素的、“第四条新美术之路”的标志性“中国流艺术”(“中国流艺术运动”、“中国流艺术理论”、“中国流艺术家国画流派”)的“抽象国画”新绘画而一举成名。被誉为影响中国画坛的“中国抽象绘画之父”、“中国抽象国画之父”,影响上海画坛的“上海书画三杰”之一。
同时,朱明 是21世纪 当代经济学奠基人,与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合称为“经济学时代奠基人”,被誉为“世界经济哲学之父”、“现象经济学之父”。朱明认为,价值流动论(Value Current Theory of Zhu Ming),又称《朱明经济学》,是指它研究除了纯粹内心活动之外的一切人类经济活动或经济运动(或称经济案例)(包括非纯粹的内心活动),包括全球各经济体(包括经济实体和经济集团)、全球各价值链(包括动态和静态价值链)以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或运动(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主要反映价值、市场和流动三大要素组合及其要素之间的价值流动的世界经济哲学原理,是世界经济哲学或世界经济流动学的简称。该理论,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与哲学等诸多领域学科,揭示了人类活动或人类运动除了人类个体生理活动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或运动,都是具有价值流动的最典型最本质特征。其中,首次系统提出了又一门经济学科,即现象经济学。价值流动论主要包括:三个假设原理;具象价值流动论;抽象价值流动论;价值流动增值;价值盈利模式等。现象经济学(包含于《价值流动论》)主要包括:价值物质;价值资本;价值博弈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现象经济学运用与世界案例分析等。
“哲学基本问题”,黑格尔的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马克思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世界经济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民间思想家、《朱明价值流动论》(简称《世界经济哲学》,又称《朱明经济学》,包括《现象经济学》)创始人朱明的主张:世界经济哲学,是用哲学方法研究世界经济问题,或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具有哲学性质的世界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大抽象的”、“宇宙世界是动态的”、“宇宙世界,谁是第一性或第二性,这并不重要,关键是世界物质之间产生了具有普遍性的最本质特征,即:价值流动”。
朱明思想的“流家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儒家思想”有本质不同。朱明思想的“流家思想”(“流家学派”)的本质,是人类文明模式,任何人类社会形态下的合理价值流动;而孔子思想的“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国家皇权模式,封建社会形态下的等级中庸伦理。朱明思想的“流家思想”基本诠释:朱明思想的“流家思想”(“流家学派”),即:“朱明思想体系”,总称为“世界人文艺术经济哲学思想”(世界经济哲学思想和 世界艺术哲学思想),其美学观是文明信仰观,其经济观是价值平衡论,其哲学观是现象经济学,其艺术观是自由抽象论,其宇宙观是价值统一论,其自然观是物质运动观,其真理观是大道至简论,其认识观是价值博弈论。
朱明,是当代少有的集大成者的、多元综合型的中国艺术巨匠、艺术大师与人文思想家。当代中国民间思想【流家思想】的【朱明思想体系】,与古代中华民间思想【儒家思想】的【孔子思想体系】、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毛泽东思想体系】和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习近平思想体系】,都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国思想体系】。
朱明,以字行,以画行,以文行,自由主义者。2015年,朱明行走天下,以不同方式,以不同途径,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世界文明发展 和 世界哲学美学之发展潮流趋势,一生传播与弘扬当代先进的中华民间思想【流家思想】,即世界人文艺术经济哲学思想。一生信仰 人类高级社会阶段人类世界的共同文明信仰,即:“普世观”、“科学观”、“真理观”和“宇宙观”下价值流动的“真”、“善”、“爱”、“美”。一生理想: 不做一把“刀”,只做一把“尺”。一生永远追求: 健康、快乐、长寿。
朱明,首创《中国流艺术》(《中国流抽象艺术》的简称,又称《后国画》、《抽象国画》,主要包括:《中国草书流》和《中国抽象流》),开创 中国流艺术家画派(中国抽象国画派,又称 朱明抽象国画派),个人理论萌芽于2004年,稳定期为2006年,成熟期为2010年。中国流艺术运动 和 创派:2011年前后,中国上海。学科:中国抽象国画(抽象国画)。
朱明,首创《价值流动论》(简称《世界经济哲学》,又称《朱明经济学》),开创世界经济哲学派(朱明经济学派),个人理论研发始于2003年,2010年陆续公开发布。世界经济哲学运动 和 创派:2010年前后,中国上海。学科:世界经济哲学(价值流动论,或 朱明经济学)。
艺术事件:中国第一个中国抽象国画展 ——《朱明中国流艺术展》。
捐赠事件:捐赠 上海图书馆:《无题0698号》;捐赠 华东理工大学;捐赠 上海外国语大学;捐赠 中华朱氏宗亲文化研究会 等。
出版事件:中国第一本抽象国画集——《朱明中国流艺术展作品集》(著者:朱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版,2014.12。其中,含:《朱明思想语录》(部分));《浦江纵横》2015年第1期;《上图年鉴》(2014);《新闻晨报》等。
档案记录: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等。
2014.12.28 ~ 12.30,中国第一个抽象国画展,个人学术展《朱明中国流艺术展》,中国,【上海图书馆】;
2016.2.19 ~ 5.31,名家邀请展《首届台湾民俗文物特展 暨 两岸名家水墨书画交流观摩展》,台湾,【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朱明思想体系】:
“朱明思想”,是“朱明思想体系”、“朱明理论思想体系”的简称,即:“流家思想”(“流家学派”)。
主要包含中国民间思想家、艺术家与经济哲学家 朱明个人的“艺术思想”、“价值思想”和“哲学思想”等三方面系统内容。
(一)绘画艺术思想体系(艺术哲学)
朱明,首创《中国流艺术理论》(简称《中国流艺术书画理论》),研发始于2004年,2010年陆续公开发布)
中国新绘画理论(世界艺术哲学)
1.朱明七法(书艺七法);
2.朱明六法(抽象六法);
3.朱明五格(抽象五格);
4.抽象国画(抽象油画);
5.中国草书书法入抽象国画(抽象漫画、抽象诗意图);
6.世界绘画的艺术极限;
7.中国抽象诗意图;
8.五格抽象诗意图;
9.世界绘画的艺术极限;
10.中国流艺术(中国流抽象艺术、中国流艺术品、中国流艺术家、中国流艺术运动、中国流艺术理论、中国流艺术家画派)等。
(二)经济思想体系(经济哲学)
朱明,首创《价值流动论》(简称《世界经济哲学》,又称《朱明经济学》,研发始于2003年,2010年陆续公开发布)
中国新经济学理论(世界经济哲学)
1.三个假设原理(朱明的世界宇宙观)
2.具象价值流动论
3.抽象价值流动论
4.价值流动增值
5.价值盈利模式等
(三)哲学思想体系(经济哲学)
朱明,首创《现象经济学》(包含于《价值流动论》,为之一,研发始于2003年,2010年陆续公开发布)
中国新现象学理论(世界经济哲学)
1.价值物质
2.价值资本
3.价值博弈论(含“三集团博弈论”和“世界侵略原理”等)
4.人类社会生存方式
5.现象经济学运用与世界案例分析等
(四)其他思想观点(综合思想)
1.国际、国家战略
2.经济战略
3.预测经济学
4.中国民生问题(基础与发展)
5.预防思想
6.思维学与逻辑学
7.军事情报与信息学
8.中国汉文化渗透与发扬等
涉及研究领域
相关研究领域,涵盖 绘画艺术、中国书法、经济学、哲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自然科学 等。
【朱明思想语录】(摘录):
朱明永远认为,对于人生,最大的投资是健康,最大的本领是一招鲜,最大的快乐是自由,最大的收获是成就,最大的自信是忠诚,最大的奉献是慈善,最大的感悟是思想,最大的教育是传承,最大的学习是创造,最大的影响是颠覆!(2012.07.21)
中国必须保卫三件大事不要发生,即:一不被强国文化艺术殖民;二不被祖国权贵愚民;三不被帝国侵略奴民。 (2013.04.07)
朱明此生坚决不做“书匠”和“画匠”,要做就做——自由而独立的人类艺术家。(2011.04.25)
朱明此生一定要有十二份的勇气和足够的胆量胆识,作为有良知的一名独立经济观察家,必须冲破重重世俗、陈旧理论和保守思想,竭尽毕生智慧与能力,敢于分析、批判与揭示丑陋丑恶、倒退落后、祸国殃民的一切现象与典型事件案例,并向所谓中国保守派权威发出最大挑战!(2011.09.19)
“穷人无社交,凡人无个性,小国无外交,弱国无政治”。 (2012.05.06)
功名利禄,皆浮云;流芳永隽,如思想。(2015.07.02)
大爱无边,爱心不变;大道至简,真理不变;大象无形,抽象不变。(2015.08.28)
人文在思,用思则王;人杰在悟,用杰则霸;人贵在善,用徒则亡。(2016.01.13)
三、相关:“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及 中国思想体系
(一)“中国思想”发展历程(中国思想史):
1、古代思想: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等。
2、近现代思想:
毛泽东思想体系(实践论、矛盾论、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等。
3、现当代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谐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习近平思想体系(中国梦、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朱明思想体系(中国流艺术、价值流动论)等。
(二)中国思想体系(举例):
【1】:
古代中华民间【儒家思想】的【孔子思想体系】
功能: 文明古国的封建文化经济大国
【2】:
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毛泽东思想体系】
功能: 拥核武的最大发展中主权国家
【3】:
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习近平思想体系】
功能: 和谐发达的主权政治大国与主流经济强国
【4】:
当代中国民间【流家思想】的【朱明思想体系】
功能: 和谐发达的世界人文艺术经济强国
【参见】: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502624424566.html
http://blog.cnfol.com/cnzmtt/article/1502624088-127968321.html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725.html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724.html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726.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5%AD%90/1584
http://www.baike.com/wiki/%E5%AD%94%E5%AD%90
https://baike.so.com/doc/5346943-5582390.html
https://baike.so.com/doc/1510988-1597543.html
http://www.baike.com/wiki/%E6%80%9D%E6%83%B3%E4%BD%93%E7%B3%BB&prd=button_doc_entry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C%A0%E7%BB%9F%E6%96%87%E5%8C%9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0%9D%E6%83%B3%E4%BD%93%E7%B3%BB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6%96%87%E5%8C%96/1498
http://www.baike.com/wiki/%E5%84%92%E5%AE%B6%E6%80%9D%E6%83%B3&prd=so_auto_doc_list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5%AD%90%E6%80%9D%E6%83%B3%E4%BD%93%E7%B3%BB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5%AD%90%E6%80%9D%E6%83%B3
http://www.baike.com/wiki/%E5%AD%94%E5%AD%90%E6%80%9D%E6%83%B3&prd=so_1_doc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5%E7%A7%8B/982820#viewPageContent
https://baike.so.com/doc/5377958-5614128.html
https://baike.so.com/doc/6733780-6948132.html
https://baike.so.com/doc/2443669-2583247.html
http://www.baike.com/wiki/%E5%AD%94%E5%AD%90%E8%AF%AD%E5%BD%95&prd=so_auto_doc_list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5%AD%90%E8%AF%AD%E5%BD%95%E4%B8%80%E7%99%BE%E5%88%99
http://www.baike.com/wiki/%E6%80%9D%E6%83%B3%E5%AE%B6&prd=so_1_doc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4%92%E5%AE%B6/945629
https://baike.so.com/doc/7538398-7812491.html
http://baike.sogou.com/v74435529.htm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0%9D%E6%83%B3%E4%BD%93%E7%B3%BB/7636061?fr=aladdin
https://baike.so.com/doc/2055777-2175044.html
http://www.baike.com/wiki/%E6%B5%81%E5%AE%B6%E6%80%9D%E6%83%B3&prd=so_1_doc
http://www.baike.com/wiki/%E4%BB%B7%E5%80%BC%E6%B5%81%E5%8A%A8%E8%AE%BA
http://www.baike.com/wiki/%E4%B8%AD%E5%9B%BD%E6%B5%81%E8%89%BA%E6%9C%AF&prd=so_1_doc
http://www.twwiki.com/wiki/%E6%8A%BD%E8%B1%A1%E7%B9%AA%E7%95%AB%E9%87%8C%E7%A8%8B%E7%A2%9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BA%E6%9C%AF%E5%AE%B6/23418#viewPageContent
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7/05/2922/402213512458.html
http://www.baike.com/wiki/%E4%B8%AD%E5%9B%BD%E6%B5%81%E8%89%BA%E6%9C%AF%E8%BF%90%E5%8A%A8
http://www.twwiki.com/wiki/%E4%B8%AD%E5%9C%8B%E6%B5%81%E8%97%9D%E8%A1%93%E7%90%86%E8%AB%96
https://baike.so.com/doc/1224486-1295204.html
http://dictionary.sensagent.com/%E6%9C%B1%E6%98%8E/zh-zh/
http://www.baike.com/wiki/%E6%8A%BD%E8%B1%A1%E5%9B%BD%E7%94%BB
http://www.baike.com/wiki/%E6%9C%B1%E6%98%8E%E6%80%9D%E6%83%B3%E8%AF%AD%E5%BD%95
https://baike.so.com/doc/7965017-26609899.html
https://baike.so.com/doc/24866543-25806062.html
http://www.doc88.com/p-0117339906948.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C%A0%E7%BB%9F%E6%96%87%E5%8C%96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720.html
http://www.baike.com/wiki/%E8%89%BA%E6%9C%AF%E5%B7%A8%E5%8C%A0&prd=so_auto_doc_list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721.html
http://www.nxing.cn/baike/144285.html
https://baike.so.com/doc/7965017-26609899.html
http://www.lieyi.com.cn/art/zhuming/jianjie/
http://www.bai-ke.cn/renwubaike/26335.html
http://www.doc88.com/p-1844789582632.html
http://exhibit.artron.net/20141231/n697989.html
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10413/171023117.shtml
http://review.artintern.net/html.php?id=15487
http://gxtv.cntv.cn/2014/12/29/ARTI1419839391921324.shtml
http://www.toutiao.com/i103616623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78935/
http://www.bookask.com/book/2035201.html
http://www.doc88.com/p-0117339906948.html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9%BA%E6%9C%AF%E5%B7%A8%E5%8C%A0/4077421
http://www.baike.com/wiki/%E6%B5%81%E5%AE%B6%E6%80%9D%E6%83%B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A%BD%E8%B1%A1%E7%94%BB
http://zhuming.artxun.com/zixun/281818.html
http://news.artxun.com/zhongshu-1570-7849630.shtml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463.html
http://xiyou.cntv.cn/v-4b0e924c-52ad-4cbf-ad0f-c609b9ce76b7.html
http://video.tudou.com/v/XMjM3MzI3MzEyNA==.html
http://www.56.com/u16/v_MTM1NzQ4ODkz.html
https://baike.so.com/doc/1224486-1295204.html
http://dag.ecust.edu.cn/2015/0112/c6864a46420/page.htm
http://baike.baidu.com/item/%E6%8A%BD%E8%B1%A1%E6%B4%BE/82609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620.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BA%E6%9C%AF%E5%B7%A8%E5%8C%A0?sefr=enterbtn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429.html
http://www.doc88.com/p-7909921340672.html
http://baike.sogou.com/v62977075.htm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320/38168176.shtm
http://news.163.com/14/1230/02/AEM8JQLL00014Q4P.html
http://www.doc88.com/p-4733936228707.html
http://www.sohu.com/a/46756219_116897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502257737340.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468251600779.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497603304855.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492863995006.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493974118623.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476519319608.html
http://blog.cnfol.com/cnzmtt/article/1501923537-127550091.html
http://www.chinavalue.net/Biz/Blog/2017-6-12/1416152.aspx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7-6-28/1421625.aspx
http://120015111.home.news.cn/blog/a/0101008D32DD0D32B0366BC4.html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6-12-25/1358943.aspx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7-6-25/1420234.aspx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7-7-31/1433857.aspx
http://blog.cnfol.com/cnzmtt/article/1498984155-126630207.html
http://www.021zhuming.com/news/html/?699.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389793434284.htm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39200883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