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示名单》
7月27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公示名单》,在各地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现场答辩、专家审查,拟将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等276个镇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现将拟公布的名单(见附件)进行公示。
声音
● 探索中国特色小镇精细化社会治理模式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党委书记刘建辉尝试从治理的角度去思考,以精准治理的理念,探索特色小镇社会治理精细化之路。
一、以精准治理视角解读特色小镇,以精细化社会治理缔造小镇之魂
1、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灵魂。
2、精细化治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和规避特色小镇建设误区。
二、探索精细化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富有活力的灯饰特色小镇
(一)建立 “一核多元”社会治理体制,以法治手段推动精细化社会治理。
(二)注重顶层设计,搭建特色小镇精准治理平台。
(三)以信息化引领社会治理精细化,推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精细化。
(四)着力营造形成“精细治理文化”,全面发动和链接社会力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
三、以德治、法治、自治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逐步打造高品质生活需求的社区生活
(一)以德治建设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
(二)以法治建设推动社区管理服务,建设安宁祥和社区。
(三)以自治建设推动社区共治,激发人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
● 国家林业局官员解读森林特色小镇
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建设森林小镇实现康体健身、休闲体验的有力支撑,建设森林小镇:
一要保护资源生态优先。二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三要市场拉动社会参与。四要量力而行积极稳妥。
充分发挥森林小镇在森林康养、休闲体验上的独特功能:首先,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第二,要创新模式,广泛参与。第三,要做出特色,不断丰富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
● 看一个旅游特色小镇成功不成功 十年以后见
早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曾与建设部携手,以云南为典型,推进全国旅游小镇的建设,当时各省也是争先恐后,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十几年过去,有不少成功的小镇,但大部分未达到预期目标——有的转型成为其他类小镇,有的失败成为烂尾。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综合各方观点,有个基本的共识:旅游小镇建设急功近利,脱离了实际,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
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借势而上容易,但做成精品、做出效果难。依靠国家政策发展旅游小镇,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走慢一点,做好规划,做好准备。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旅游市场环境和旅游资源,设计原创性的旅游小镇,要学会把新型城镇化跟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小镇建设之初,就注入产业的生命和活力,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单搞房地产,出现遍地“死城”。
走慢一点,适时回头,反思评估。当前旅游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旅游小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定期调研,评估工程,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市场变化尽可能地修改完善建设方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小镇建设,切不可“一条路子走到头”,建成落后小镇。
● 建设特色小镇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首先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政府引导方式的创新。一方面,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坚持“谁运营谁管理”的原则,淡化行政主导的色彩,充分发挥其他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避免搞国家标准的倾向,因为统一标准与特色发展是相矛盾的。坚持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就必须突出市场的导向作用,这方面国家发改委做得比较好,它提出了政企合作的导向,但不制定具体的标准,由地方自行探索适合的建设模式。二是产业盈利模式的创新,即解决不靠房地产赚钱的问题,而将重点放在原有领域的创新上。
● 警惕产业园区模式简单地向特色小镇转移
很多地方政府是按照产业园区的模式在打造特色小镇,这一现象需要警惕。过去的城市发展大概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模式:政府招商,低价供地,同时投入基础设施,来吸引各类产业的进入。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来弥补招商引资形成的亏损,这是中国产业园区的一般发展模式。然而,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在大中城市已经难以为继了,房子卖不出去,该扩展的空间也扩展完了,土地成本也上升了,招商引资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模式。
但是,打着特色小镇的旗号,按照过去产业园区的模式,把大中小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模式转移到特色小镇上,无疑只是把高成本的发展模式复制到小镇,最后产业发展还是会遇到瓶颈或危机。
实际上,眼下打着特色小镇旗号的项目中,除了文化、旅游、体育特色之外,绝大部分正是产业园区模式简单地向特色小镇转移。这打破了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模式,实际上已经毫无特色可言。如果在这种小镇创业,面临的问题依旧是在大城市、三线城市面临的高成本问题,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动态
● 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开始申报 优先文化等幸福产业项目
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已经开始申报。此次申报筛选工作由由财政部会同相关行业部委联合开展,截止日期为8月25日。
项目申报筛选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激励先进地区,突出行业破冰和引领带动效应:
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项目;
优先支持国务院确定的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市县的项目;
优先支持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消费安全、智慧城市和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养老等幸福产业的项目。
鼓励规范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公共服务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每个省(区、市)申报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60个,各行业部委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5个。
● 发改委印发重大市政工程领域重点PPP项目名单
国家发改委26日印发重大市政工程领域重点PPP项目名单,发改委将组织专家对重点PPP项目进行指导支持,打造PPP项目精品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体项目名单包括大连市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项目、河南省许昌市海绵城市项目等44个项目。
● 潍坊获山东省唯一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申报的昌邑市潍水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全省14个参与竞争立项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的省级试点项目。
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昌邑市潍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万亩,包括核心区5000亩、辐射区2.5万亩。其中,核心区涉及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2600人。
2017年,山东省级财政将先行安排2000万元资金支持该试点项目建设。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名单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继北京等第一批20个试点城市之后,又将上海等37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在通知中,要求试点城市:
探索建立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的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
坚持问题导向,使用信息化等新技术,做有用实用的城市设计;
划定城市成长坐标,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延续城市文脉;
结合“城市双修”,开展城市设计,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 景德镇高新区列入首批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近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发文认定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军民融合通航产业基地,列入第一批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按照军民结合、综合发展的思路,景德镇高新区执行“昌飞、602所品牌,政府平台,市场机制”工作原则,突出航空主题,集中发展航空整机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航空文化旅游和综合服务产业,加快军民融合与产城融合的步伐,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航空小镇,将景德镇航空产业打造成为千年瓷都与世界对话的又一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
● 哈尔滨道外区将建六大特色小镇
据悉,哈尔滨市道外区将建设六大特色小镇,其中部分小镇已经开建。这六大特色小镇包括:
格林威治文化小镇(团结镇勤劳村)
旅游购物小镇(红利村)
锅炉特色小镇(民主镇五星村)
旅游健康特色小镇(新国村)
环保产业特色小镇(永源镇永源村)
女真文化特色小镇(巨源镇前进村)
● 银川市首批10个特色小镇名单出炉
近日,银川市下发《加快打造特色小镇实施意见》,首批10个特色小镇名单出炉。明年起3至5年内,银川市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特色小镇培育经费。
银川市首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如下:
兴庆区掌政镇(湿地生态旅游业)
金凤区良田镇(观光农业、自然生态型旅游)
西夏区兴泾镇(商贸服务业)
灵武市梧桐树乡(民俗旅游、工业)
永宁县闽宁镇(葡萄产业、劳务产业)
贺兰县红光镇(旅游业、生物制药)
兴庆区月牙湖乡(通用航空产业、旅游业)
西夏区镇北堡镇(影视旅游业、红酒产业、商贸服务业)
永宁县纳家户(回乡风情旅游业、地方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