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周报(2017.6.19~2017.6.25):多名专家为特色小镇敲响警钟


声音


>>特色小镇建设重在科学规划系统安排

好的运作机制对于特色小镇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就是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市场化机制是特色小镇的活力因子,建设中就要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传统的大包大揽。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同样要“更好发挥作用”,做到市场主体不缺位、政府引导不越位,真正实现科学规划。

>>建设旅游特色小镇应避免特而不实

有人误认为只要建筑有特色的小镇即是旅游特色小镇。忽略饮食特色、商品特色、娱乐特色等特色的旅游经营,同样是旅游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而不实的一种表现是主题过于高大,小镇内巨大的雕像、巨大的广场、巨大的喷泉、巨大的5星级宾馆、巨大的餐厅,高大的主题下的一系列巨大的建筑,让游客找不到小镇的感觉。

特而不实的另一种表现是建筑体量与功能不符。例如某一座四线城市郊区的特色小镇小吃街,建筑确有特色,但上百个小吃店,最小的面积也有200平方米,四五百平方米的小吃店比比皆是。特色小镇的游客人数是有限的,如果是单一小吃店,极少有一种小吃需要这么大的店面。如果皆为综合小吃店,游客仅需去几家就够了,不用上百家。至今小吃街的招商也未实现,投资者却被拖垮。

特而不实的另一种表现是建筑过度景观化。一座旅游特色小镇,商业街上的每栋建筑都很有特色,但是大房小门,街两侧大多数空间是墙,且小街上大树过多,有些店铺即使到了店门口也要绕树而入,游客通常仅仅在街上拍几张照片,极少进店消费,虽经营数年,小镇仍生意惨淡得难以维持。

>>房企开发特色小镇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利益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创新,不能进行抄袭。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以产业为先,特别要注重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创造,大家不要总是去模仿国外小镇,也不要总是抄袭马头墙等传统建筑形式。特色小镇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如何塑造特色、突出特色、创新特色,是需要房企未来多做努力的方向。

房企打造特色小镇要充分挖掘、整理、记录当地的传统文化,合理运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资源,做到产城融合。房企开发建设特色小镇,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和运营,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短期利益。特色小镇的长期运营不仅是三五年,甚至需要十年。

>>住建部原副部长刘志峰:特色小镇建设需要降温

“特色小镇需要降温。”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刘志峰20日表示,自2016年公布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之后,特色小镇的发展超出想象。“目前需要呼吁有关部门为特色小镇热降温。”刘志峰表示,目前全国表示建设特色小镇的多达五六千个,有些部门提出要建200个特色小镇、2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些机构甚至提出要建一千个旅游小镇,五六百个文化小镇。

>>运用“民俗+”思维打造特色小镇

一是民俗+美食。打造以五香花生米、陈凉粉为代表的美食品牌10余个,发展特色餐饮16家,头刀菜、白酥鱼、飘香鱼花获得中国名菜称号,杨家菜系已申请商标注册。

二是民俗+工艺。挖掘榨菜油、磨豆腐等古老制作手艺,开发以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制品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生产企业18家,形成集体验、娱乐、交易、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三是民俗+民宿。修葺镇内民俗建筑,打造“兴隆街大院”等特色民宿18家,培育乡村田园风情农家18家。

四是民俗+旅游。打造以历史民俗文化、红色抗战文化为主的文化游及以美丽乡村为辅的休闲游,形成以双江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的全域旅游景观。

>>开发区实现产城融合的三大路径

产城融合的第一路径是产业融合。即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要与城市原有的产业类型具有一定的关联度,至少其外围产业或衍生产业与城市产业要素相关。

产城融合的第二路径是空间融合。即开发区布局要紧密依托城市发展骨架,尽量缩短与主城区的地理空间、交通距离。

产城融合的第三路径是社会融合。即开发区的社会结构要与产业特征相匹配,社会功能要与主城区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开发区内部人口的文化程度、生活消费、从业方向等要符合开发区的产业特征要求。因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开发区,对居民和从业人员的需求不同,与之相适应的人口结构,才能更有效地支撑开发区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开发区配套的社会功能,还要满足主城区的居民生活需求,支撑城市的社会发展,促进与主城的人口流动、功能协同。这两个层次可以简单概括为“配套区内,融合主城”。

(产城融合网www.ccrhtech.com)

动态

>>雄安开展万米地下调查 打造“透明雄安”

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总要求,根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与建设的需求,在前期初步调查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了在雄安新区开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目标。

针对不同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目标层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将调查地下0-10000米范围内土壤层、工程建设层、主要含水层、地热储层、深部探测层的地质结构和地质参数,建立不同空间尺度四维地质模型,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基础平台。


>>安徽将重点培育160个小城镇

近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

到2025年,选择160个左右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积淀深厚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徽风皖韵、凸显专精美活的生态宜居型特色小城镇或特色小镇。

>>浙江首支美丽乡村民宿产业基金在海宁签约

日前,浙江首支美丽乡村民宿产业基金在海宁正式签约。该基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侠客小镇”也进行了签约。发掘海宁名人文化,以镇区为单位树立美丽乡村样板,融入特色小镇开发模式,海宁美丽乡村民宿产业基金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据介绍,海宁美丽乡村民宿产业基金由海宁市转型升级产业基金有限公司与杭州创信众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采取有限合伙制,基金规模1亿元。根据约定,不少于60%的基金要求落地海宁市内。这是省内第一支美丽乡村民宿产业基金,实现投融资模式、资源综合开发、乡创平台、武侠文化IP的四大创新,为“国内首创、海宁首发”。

>>聊城培育10个农业特色小镇

聊城市围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乡村休闲等行业,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工程,努力培植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筛选出东昌府区堂邑葫芦小镇、茌平县肖庄圆铃大枣小镇等10个农业特色小镇进行重点培育。

自2017年起,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县(市区)财政每年至少列支500万元,市属开发区财政每年至少列支300万元,用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工程奖补。目前,东昌府区、茌平县等8个县(市区)对农业特色小镇都进行了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并编制了农业特色小镇项目建议书。

>>山东首批17个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亮相

服务业在推动山东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凸显,产业比重不断增加。近日,省发改委发布了《2017年度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单位名单》,17个小镇被选定为山东首批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

包括济南华养花玫瑰小镇一期工程,青岛云山360体验小镇、即墨服装小镇,淄博博山陶琉小镇、凤凰山物流小镇等。

>>安徽:预留用地指标 支持特色小镇

近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提出在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要围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重点保障特色小镇旅游、健康及其他产业用地。对符合省级预留指标使用条件的特色小镇用地,由省按照规定程序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

(产城融合网www.ccrhtech.com)

>>河北承德将建山楂特色小镇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重镇,河北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正出台多项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日前,河北怡达集团发布了山楂特色小镇概念规划,怡达集团董事长李志民发布了50个小镇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的项目方案。根据初期方案,规划建设的山楂特色小镇将落实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鹰手营子矿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同步促进京津企业与怡达集团等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

规划提出,山楂特色小镇将是一个集山楂种植、加工、文化、展览、研发、交易、物流、旅游、康养为一体,产业融合,产业特色鲜明、人文和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的国家级特色小镇。

>>云南公布105个特色小镇名单 每个补助1000万

6月15日,云南省特色小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共计105个小镇入选创建名单,标志着云南省特色小镇的创建全面起航。其中,昆明斗南花卉小镇、昆明嘉丽泽高原体育运动小镇将创建为全国一流的特色小镇。

今年105个特色小镇必须完成投资规模的20%以上,并且要求在9月底之前全部开工建设。对于纳入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近期拨付每个小镇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用于扶持小镇开展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接下来几年也将陆续启动财政税收优惠奖励政策。特色小镇规划区域内的新建企业,从项目实施之日起,其缴纳的新增税收省(州)市分享收入,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减半返给县市、区)政府。(产城融合网www.ccrhtech.com)


>>全国首家亲子文旅主题特色小镇开工

6月18日,全国首家亲子文旅主题特色小镇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举行盛大开箱开工仪式。

此次大美儿童世界扎根洪塘建设亲子特色小镇,将以江北的各类围绕亲子产业的企业为切入点,以家庭亲子游、家庭休闲度假、家庭教育为着力点,将本地外贸生产型企业转型升级,加入原创、文创亲子内容和教育内涵,实现以亲子产业为集群、以文旅特色消费为引擎的经济发展新势能。

>>南京江宁要建13个特色小镇

目前,南京江宁13个特色小镇规划全部出炉,大塘金香草小镇已获市政府批复,苏家文创小镇、石塘互联网小镇、黄龙岘茶文化小镇3个乡村板块规划正在上报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