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的存在


 从善的存在

喻建国

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一念之恶是一切悲剧的源头。善与恶只一字之差,人生时时刻刻都行走在善与恶的中间,稍左是善,稍右是恶,人生无时不在选择,常常会因一念之间的抉择而造成以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繁华或苍凉。

善,是宗教、哲学、伦理学、行为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国语·晋语》有曰:“善,德之建也。” 善与恶绝对相反。善是人们几乎全部好的行为的褒义词,诚如恶是人们全部坏的行为的贬义词一样。

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莎士比亚说:“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卢梭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马克·吐温说:“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列夫·托尔斯泰说:“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相融,相辅相成。”善良确实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太阳,黄金,都被人哲用来和善良联系在一起。

善总会和一己与他人缠连在一起,怪不得培根会说:“利人的品德就是善。”利他就是善,个体对别人经常给予十分的关爱,此个体必为从善之人。善乃善良,善乃美好,操持利他就是操持善良,操持利他就是操持美好,操持利他时的所有行为都是善良的行为,操持利他时的所有行为也都是美好的行为。从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操持利他,追求善良就是追求利他所产生的效果,追求美好也就是追求利他所描绘的图像。若问从善何以着手,投入操持利他的行动,从善即从此开始。

对老子的研究,发现道学涉及范围之广,至少现在已经可以确认道学涉及哲学、宗教、政治、美学、史学、养生、管理、谋略、处世、自然科学、环境保护、建筑、军事、经济、法律、教育、伦理、医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文学、文献学、老学史等二十多个方面。并展示了道学将在未来高文化、高理性人类中选为一种指导哲学的意义。老子还为人们描绘了大善的图景:“上善若水”。 水是形成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水在滋养万物生长中立下奇功,水还能洗污涤秽,在与万物相处时,涵容万物,体现出达到最大的包容。善就存在于最大的包容中。

在现实时空中能够表现为“有”的,此“有”即存在。容其存在,则展现为包容,也就是让该“有”保持其“有”。个体若能够经常将时空中可以展现为“有”的延续下去,也就展现了该个体的包容。时间和空间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存在也一定跟随着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一起变化。

丛善在不同的时空中有各种各样的展现,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从善的存在。让我们每一个从善的人在各自的时空中都演示出自己灿烂的从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