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胡柏:产城融合的中国实践
近日,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 院长胡柏接受了《中华儿女》杂志社专访。胡柏院长以“视域”概念,诠释特色小镇建设的共性与个性,并强调始于改革创新的特色小镇,必将成于改革创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特色小镇必将掀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红盖头。
特色小镇如何实现人口集聚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一个城镇化过程,不仅要有一定的人口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实现人口集聚。我国当前的人口城镇化存在着一个困局:部分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病”日趋严重;而大多数的小城市人口吸引力弱,发展乏力,城镇化表现出“头重脚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而大城市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无论是小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出现了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
做大做强本地的特色产业是扩大就业容量、增强人口吸引力的关键,需在“特”字上下功夫。一是要利用特殊资源。除此之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实现人口集聚的条件之一。
胡鞍钢:“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正重塑中国的经济地理
所谓“一带一路”就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上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战略的升级。“一带一路”这一大手笔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板块融为一体,也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马上要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协调起来。“一带一路”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进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这恰恰是21世纪的一个基本方向。因此,把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更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促使全球一体化。这对于中国应对逆全球化是一个大的布局。
抓住核心秘诀 特色小镇有“套路”可循
为什么荷兰瓷器小镇的Delft Blue能发展得这么好?戴军认为,这正是深度挖掘内涵、路径选择正确的结果。“荷兰人对蓝的认识理解以及表现能力是超强的,他们将‘蓝’的内涵做到极致。”戴军说,这就是Delft Blue的发展“套路”。
反观中国小镇的发展,也是有“套路”可循。戴军表示,“套路”是指我们要懂得建设,懂得科学规划,抓住核心秘诀做特色。
“做特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戴军将特色分成隐性特色和显性特色,大家平时讲的特色都是显性特色,隐形特色要从发展的背景和发展的路径中找到根源,探究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打造特色小镇要将生态绿色作为“必选项”
特色小镇问题初现,除了房地产化倾向,在特色小镇小镇的生态保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将生态绿色作为特色小镇的必选项。发展特色小镇要树立生态绿色理念,完善绿色政策顶层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要强化生态绿色思维,产业选择须兼顾“特色”与“绿色”。
⊙发展特色小镇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特色小镇所要求的生态,是红线、底线,也是优势所在。
⊙设计、建设、运营特色小镇要强化生态绿色思维。特色小镇强调的不是规模竞争,而是层次竞争,其目的是要形成在特定领域的持续影响力。
⊙特色小镇产业选择须兼顾 “特色”与“绿色”。特色小镇须结合自身本底条件,审时度势,认真谋划产业选择。
⊙要把绿色产业作为提升特色小镇竞争力的基本出发点。
动态
安徽:特色小镇建设将享差别化用地支持
为支持和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出台多项差别化用地支持政策,包括支持新产业、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及宅基地等方面。
在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要围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重点保障特色小镇旅游、健康及其他产业用地。对符合省级预留指标使用条件的特色小镇用地,由省按照规定程序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
在支持新产业发展方面,安徽省提出,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前提下,开发互联网信息资源,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今年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计划完成投资480亿元
6月7号到8号,第六届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铜仁市召开。目前,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到2020年底,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将全面建成。
贵州省住建厅厅长张鹏:“在100个示范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下,2016年全年小城镇人口比2012年新增160万人,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提前一年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目前,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已经有45个示范镇实现同步小康。张鹏表示,今年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还计划完成投资480亿元,新增城镇人口8万人和城镇就业人口6万人,“100个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5.8%、“8+X”项目建设达标率达到77.4%,年度目标推进总体良好。截至5月底,100个示范小城镇完成项目投资265亿元。”
辽宁省组建PPP项目库 储备超600个
辽宁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辽宁省正在加快建立统一的省级PPP项目库并及时向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发布,目前项目储备已超过600个,拟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房勇说,我省正在全力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企业投资项目在平台上生成一个统一代码,实现一个平台受理,相关机关并联办理,对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信息共享互换,在方便企业投资项目申报和手续办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在投融资机制的创新和畅通融资渠道上,改革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服务辽宁振兴;同时发挥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对项目建设的融资作用,并推进境外发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构建更加开放的融资体制。
西樵启动岭南文旅小镇建设 首期共有36个项目
6月13日,广东南海区西樵镇将举办“凝聚新动能布局新经济”南海区招商引资推介系列活动月之西樵创建岭南文旅小镇启动仪式。众多文旅项目将在当天亮相,助力岭南文旅小镇的创建,其中宋城演艺项目将于当天奠基。
宋城演艺项目正是西樵创建岭南文旅小镇的一个重要项目,该镇将于6月13日启动岭南文旅小镇的创建,该项目将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奠基。据透露,6月13日的启动仪式上,将先启动小镇建设的首期36个项目。该镇将利用3-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产、城、人、文”相融合的岭南文旅小镇,实现西樵文旅事业跨越式、集聚化、品牌化发展,为西樵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无锡市3-5年内将打造15个特色小镇
6月8日,无锡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分别对《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做了新闻发布,并公布了相关项目的实施情况。
《实施意见》明确,无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分批培育建设15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高端制造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项目投资30亿元,物联网(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旅游风情、历史经典及其他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项目投资10亿元。在财政扶持上,对纳入市级培育建设名单市区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在培育建设期间及验收命名后累计3年内,每年考核合格后给予500万元奖补资金,资金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其中市级300万元,区级200万元;江阴市、宜兴市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在验收命名后给予一次性300万元的奖补资金。
西藏18个特色小镇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今年,西藏批准林芝市波密县通麦镇、拉萨市当雄县纳木湖乡、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等6个乡镇列入新增的西藏特镇示范点建设名录,至此西藏列入特镇示范建设的城镇已达26个。
西藏财政为特镇建设安排10亿元启动资金,现已下达启动资金4.3亿元。目前,18个特镇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西藏各地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整合行业资金、援藏资金等,已开工建设项目53项,投资11.4亿元。今年一季度,25个项目开复工,完成投资约2.3亿元。
广西北海5年内将重点打造17个特色旅游小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重点打造17个特色旅游小镇,以彰显北海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形成一个特色旅游小镇集群,打造北海城市新名片,让更多的国内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爱上北海。
根据北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绘制的“全域旅游全景北海”地图,北海市将布局建设17个特色旅游小镇,其中,合浦月饼小镇、银滩疍家小镇、冠岭新营候鸟休闲小镇、高德古镇、地角特色风情小镇、南康特色小镇、仙人桥特色小镇将于今年陆续开工建设;曲樟客家小镇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石湾古海水温泉小镇、陶瓷小镇、一带一路(北海)足球文化旅游小镇、海泰国际旅游小镇、乾江古镇、营盘岗风情小镇、兴港工业旅游小镇、蚝情风情小镇处于项目策划阶段。
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公示名单公布
日前,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公示名单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