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军队的军衔制度--------公司下属比领导薪水高怎么办
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头衔授予、报酬分配一直困扰着很多管理者,甚至于有些人认为这根本难以解决。
在企业发展中,会新招补充一些新生力量,因外聘人员成本较高,有些跟随公司打拼多年的人,其工资却比新招进的人低,而这帮元老,一般在公司也是身居要位,却突然发现自己替公司打拼多年,得到待遇还不如刚进门的部属,
有位公司中层人士说“我现在也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很郁闷,很不合理。外招过来的人做同样的事工资是我的两倍,做了一个月做不下去走人了,工作全部由我接手,我的工资还是一样。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是老板的心态也有问题,他们主要认为是你是老员工,在这里工作已经五六年了,不记较这些,也认为你好象非在他公司上班不可的感觉,有时心情还真是郁闷。”
传统的组织中只有晋升领导者才能获得更多的报酬与更高的头衔,这与传统公司依靠较单一的项目创立公司时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在公司初创时,管理者只是领导者而已,而且高级管理者必须计划与领导才能都出众,公司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这时领导者获得高收入与管理的高头衔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部门分划更细致的公司之中,这样做显得不合适了。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设计、市场、甚至于销售、生产这些工作时,都会产生巨大的项目效应。
项目效应就是专业人员可以通过项目而不是执行计划为公司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这些价值是执行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员所不能完成的。
在军队中最先使用这种级别与职能分开的制度。少校是军衔的级别,一个少校可能是一名营长,这是管理者的职务,也可能是通讯研究员,这是专业职务。军队中的军衔授予通讯研究员这种专业人员,享受管理者的待遇与福利。而且它可以为军队储备大量的预备干部,在军队中有管理者或者专业人员阵亡的时候,就可以有大量的同样军衔的人员可以马上接手工作,因为他们平时就是按这种军衔的标准进行预备与训练的。
而我们在公司中却很少可以看到类似的制度,很多公司一旦有高层离职,就会导致大量的工作在新人上任时接不上手,因为新人过去从来就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工作。同样的,在有新项目需要人才,新特别的专业人员时,也很难调来专业人员,因为这时很少有人可以接手专业人员手上的工作了。
因此轮岗制度与职位头衔的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设计者每三、四年可以到其他设计部门或者设计部件处兼任一定的职务。
如果某职员刚来是设计笔芯的:其职称可以是笔芯设计工程师,过几年当他能同时设计笔芯与笔杆时升级为笔芯设计能手,再过几年当他可以设计整只笔时升级为设计专家、然后当他可以设计精品时就升级为设计大师、宗师等等。有这样一条升职的空间可以走,那么就不会象中国大陆很多公司的设计人员一样,只向设计部门主任一条路走。
而且与此同时,可以在笔杆设计职位上同样设置:设计工程师,能手,专家、大师、宗师。等等职位。这样既实现了专业人员以一岗位为主,又使让其设计慢慢可以融会贯通,不会设计出与整体不相配的零件。
有了这样一个阶梯,不断培养熟练的设计人员就有了一个程序的保障,设计人员也不会因为每天做同样一项工作,而失去了专业化设计人员的晋升之路。
对于公司来说,可以使公司有大量的储备人才,一旦员工离职或调做重要项目,那么空下来的岗位就可以马上有人接上。这种接替可以从最熟悉的空下岗位的同头衔员工中调任,而把同头衔中工作最简单的员工的工作交给下一级员工,最后此下一级员工中最简单的工作交给更下一级员工,直到最简单的员工的工作交给新手为止。当然这种接替只是一种理论的状态,如果公司内的员工可以改变计划,消化掉工作岗位,或者从外面直接调来员工,都是最简单的办法。并且不是每个员工都愿意调离自己的主要工作岗位,但这种方法这可用来作为参考。这种参考就是头衔与职能分开设立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庞大与灵活的人才储备机制,从而为公司完成项目与克服危机出力。
有人可能认为,公司并不像军队有财政的支持,可以养那么多高军衔的储备人才。事实确实如此,从节约成本上讲,建立头衔制度是花钱的事。但是如果公司想要在做大以后还能持续的创新,这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制度。公司应当从初创的项目之中赚取的利润里就留下建立专业头衔制度的经费。而一旦公司有新项目需要专业人员时,就可以立该调用到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时就等于为公司节省了一大笔从外界聘请人才的经费,而当新项目成功之后,项目的收益的一部分也应当用来补充头衔制所支出的费用。如果一个不断进取的公司,那么成功新项目的收益的一部分用来补充头衔制所支出的费用应当足够了。
从反面来说,如果军队永远不打仗,那么各国的军队绝对都不需要那么多高军衔的军官,并让军官们不带兵而成天在国内做研究了。公司的头衔制也一样,如果没有创新与离职,头衔制确实可有可无,但对于一个正常的中、大型公司来说,这又是基本不可能的。
有项目能力、头衔但没有很好的完成过项目,可以与普通员工一样薪水。一旦完成项目,公司就可以名正顺的让下属的薪水高于领导管理者的薪水。这时不论领导管理者还是有能力的项目能手都无话可说,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公司引进一些外来人才就是做项目的,如果有把握的话,预支一些项目利润也在情理之中。
节选自《三阶梯卓越创新管理学》
作者介绍:谭立东,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可见百科介绍: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116917.html
所写《幸福经济学》被暨南大学指定为我的梦,中国梦推荐书籍
http://lib.jnu.edu.cn/html/zhongguomeng/
新书集中作者大部分管理思想,已经有部分发表出来过。有部分被和讯网等网站转载。
http://bschool.hexun.com/2014-03-26/163463844.html
本身致力于建立一种具有创新源动力的标准公司结构模式,使管理学走上真正的科学模式。
本书为谭立东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QQ:408913314。另本书寻求有实力出版社出版。QQ:4089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