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相遇,会逆天!?


共同点:“去中心化”和“无需信任”


       黄金是一个古老的物质,其重要的地方是支付方面,即它是非信用货币,现代社会,它仍然具有“应急性”的支付功能。

       数字货币,最能代表的是比特币,是一个崭新的物质,同样重要的是支付方面,而且它也是非信用货币,它是区块链在支付领域的实验性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无需信用”和“去中心化”的技术特点,不但在支付领域,在很多诸如医疗、农业等领域都有应用。它是在多方“无需互信”的环境下,用密码学技术让系统中所有参与方协作,共同记录维护可靠数据日志的方式。

       黄金、数字货币在支付领域的使用,其共同点是:不需要任何一个主权政府信用担保,因为它两个都是具有“去中心化”和“无需互信”的特点,区块链技术实验性的应用,让黄金和“数字货币”走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崭新的“数字黄金”,“数字黄金”具有加强型的“去中心化”和“无需信用”两个特点。

创新需要考虑人们的接受习惯


       任何创新都有被接受的过程,会被各种人为的因素所阻碍,尤其是使用和消费习惯因素的阻碍。

       例如就支付领域内的银行卡,刚发行的时间,使用者是拒绝的,因为银行存折能清楚的看到每次存取的金额,都清楚的打印出来,银行卡则不然,于是,好多人就想,如果把我卡里的钱转走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剩下多少钱。

       但人性本质还是“趋懒”的,银行卡的便捷支付,人们的使用习惯也逐渐养成,接受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几乎见不到存折了。随着云支付技术的使用,无卡的“云闪付”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所以,任何创新,只要是有利于和满足民众的需求,是提高民众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感的,那么,许多阻碍因素都会随着使用习惯的养成最后成为自然,阻碍因素也逐渐会被分解、稀释直至消失。

三者的现实环境和应用实践


       黄金、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融合创新出的“数字黄金”,已经具有良好使用环境和使用历史。

       黄金的支付功能已经被全世界所公认且接受,历史悠久,几乎央行的金融储备中都会有一部分。“全球货币”的两次革命都是借助黄金才坐上宝座的,第一次是英镑,第二次是美元。英镑和美元坐上“全球货币”的宝座,全世界的代价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战争和掠夺的方式,站在黄金的“肩膀”上坐上宝座,然后顺势再把黄金踩在“脚底”。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2009年上线,不到十年风靡全球,并被部分央行接受认可。具有“数字黄金”之称。当然还在发展完善中,“不妨以货币创新的视角来关注其数字属性,以谨慎投资的方式来看待其黄金属性”(摘自:《人民日报》。

       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摘自:李克强向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这是中国关于区块链的声音。而国际上用于更加广阔的领域,医疗、供应链、物联网、安全认证、社交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经济学人》称区块链“信任的机器(the Trust Machine)”,认为它对于全球金融甚至是社会结构都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应用环境,一些国家或者机构正在把黄金、比特币(BitGo)和交易平台进行合作,创新出简化黄金交易的产品来代表实物黄金,增加“数字黄金”的流动性。即实物黄金由皇家造币厂提供(RMG),发行“代币”,交易平台由衍生品巨头--芝商集团(CME Group)提供,并同比特币(BitGo)合作设计钱包,并与Alphapoint合作搭建“代币”交易平台。

“数字黄金”需要时空验证

       既然黄金、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几个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逐渐接受并开始应用,依照创新应用的规律,我们是应该回答如下问题的时候了,当然,以下的问题前提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1、会不会有可能出现新的“全球储备货币”,融合黄金、数字、区块链于一体的“代币”会成为未来“全球储备货币”的新秀?

     2、由于它的“去中心化”和“去信用化”,追求民权“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会广泛的接受和使用吗?

     3、 如果民间大范围在商贸、金融领域使用,是否会让人们相信这个“代币”会制约各个央行,尤其是某一届政府甚至是某个利益集团滥发信用货币的冲动?

     4、即使各个央行使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自己的主权货币,会不会像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各国主权货币都以美元为中心汇兑,最终把美元推到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宝座上一样,各国的区块链货币都以“代币”为汇兑中心,把“代币”推到国际储备货币的宝座上?

      如果这样,那可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第三次革命,这次革命的方式,不是战争也不是掠夺,而是黄金+数字+区块链的结合,是技术引发的第三次货币体系革命,还真的是“逆天”了!

      信吗?在去“中心化”和民权的“多元化”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交给时间和空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