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16日,在凤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对“一带一路”和“改革开放”、还有走出去的不同之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季晓南认为,“一带一路”与“走出去”战略大为不同。“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大调整,也是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创新,它具有许多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
季晓南在凤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全文实录:
国家级盛大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结束,凤凰网凤凰智库就举办这样一个企业的高峰论坛,是落实国家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举措,以便更好的解读和领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精神。
我上个月去了巴基斯坦和蒙古,去年去了缅甸、乌兹别克斯坦,前几年也去了一些沿线国家,有所感悟。首先,“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实际上是中国对外开放或走出去的一个重大新的举措,不是今天新的提法,那实际上要研究“一带一路”和我们企业海外投资区域,就要把握一条,这“一带一路”和我们多年的对外开放,还有走出去,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明确了,就看中间有什么更好的经贸商机。
根据刚刚结束的习近平书记的讲话,要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所以它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的走出去和对外开放,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大调整,也是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创新,它具有许多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
与传统的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相比,“一带一路”倡议至少有六个重大不同,包括时代背景、区域平台、倡导的发展理念、推进的主导力量、经贸的主要内涵不同、保障机制不同。
走出去战略是在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大背景下提出的,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在社会进入大发展、大调整,大改革,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重点是结构性改革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新常态给大家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产能过剩,我们现在中央国家强调的钢铁煤炭,实际上中国的建筑施工,水平国际一流,但建筑施工太多,导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层层分包,也是这些原因造成的。所以在产能过剩条件下利用好资源,在于开拓新的市场,消化过剩产能,为企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空间。
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一些行业和企业,产品、产能装备水平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在国际上属于领先地位,高铁、核电、建筑也是国际名片。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很多方面有大作用,大发展、大改革、大调整。金融危机以后,普遍这些国家都要发展,怎么发展?这是一个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政府都在考虑发展问题。经过多年,我我国的行业产业已经不是改革初期了,具备了大规模的走出去的条件,有需求,也有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当低。所以把中国的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特别发展中的优势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沿线国家的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四五亿人口,像巴基斯坦,1.91亿人口,将近两亿人口,前几年印度人口快要超过中国,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而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产能制造水平有的也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所以两者就有需要结合。
当然也存在潜在风险。 “一带一路”主要连接欧亚,倡导的理念不同,走出去更多强调中国企业通过对外贸易投资,促进企业自身和中国更好的发展,“一带一路”特别强调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强调互利共赢,更多考虑沿线国家的利益。推动的主导力量不同,走出去战略也有国家政府部门,中间的各种的双边多边协议,但更多的是靠企业自主开拓市场,所以刚才提问中间,企业面临的风险,政府能做什么?讲到了安保,政府至少要做十件事,远远不够。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蕴藏巨大的经贸商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实现五通,应该说每一通都蕴藏着巨大商机,每一通都通向巨大的财富,因为大家现在讲的基础设施比较多,刚才提到的资金融通,也讲到安保,实际上是一种软的方面。应该说,政策融通包括的渠道,政府间政策沟通机制,和政策对接,共建区域合作规划,解决合作发展的问题,这个共同为大型项目提供政策支持,没有战略对接,很多像中巴经济走廊,包括我们重大的项目,是很难尽快变成规划落地实施。所以这里面有很多。另外,政策沟通中还有个就是什么呢?像海关、通讯、检验,就是大家讲的标准的沟通,还有一个减免,免双向征税。设施连通包括道路、铁路、港口、铁路、管道、通信,应该说这是“一带一路”的重点,也是我们企业投资的重点,这个是巨大的商机。
“一带一路”沿线接受互联网比例还不到52.6%。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将超过26万亿美元。巴基斯坦电力供应在190个国家中排名第170位,你想我刚去了,刚才我们互动也提到水电,巴基斯坦将近两亿人口,8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核能,所以有相当的一部分水源可以使用。1992年开始,中国也合作建了核电站。中国在这方面相对有优势。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设想,近期可以启动。
贸易畅通包括创建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环境,建设自由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环境。2014到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20万亿人民币,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每年有望有20%到30%的递增。
资金融通、文化、民心相通也是必须,包括文化交流、智库合作、媒体合作,旅游、人才交流,学术往来。特别是旅游,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两千亿美元的旅游消费,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来华旅游。 最后,要努力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资效益。企业海外投资,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也可以分为非市场风险和市场风险,那么包括政治动乱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宗教风险,环境生态风险。沿线国家腐败问题是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很多国家本国货币贬值,像去年缅甸,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外汇管制也是潜在风险。
最后,企业到底能不能盈利?能不能打造一个安全的可行性的报告回报?首先,要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其次,要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第三,要充分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第四,要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的员工状况;最后,要充分考虑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
我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可能一路平坦,但“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撼人心的倡议,一定会在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文明之路、创新之路上扎实推进。所以这一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也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中国企业应该顺应潮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一定能够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