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冬:人民的名义站在哪里?
作者:孔令冬 时间:2017年4月12日
【事件背景】
2017,乍暖还寒时节刚过,一部反腐大局《人民的民义》就像一道美味的甜品,在一系列抗日谍战、仙侠古装、都市情感、家庭伦理剧等油腻腻的主菜上过之后,满足了观众食客们急需解腻的味蕾。
【辣笔时评】
《人民的名义》究竟火在哪儿?有一篇《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必火的五大因素》讲了五点优势:题材新、尺度大、编剧强、演员好、平台好。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在度娘那里搜此文科普,笔者不再展开。
但是在这五大因素之外,还有两个因素是相当重要的:
第六大因素:强大出品方
大家可以看一下此剧的前三大出品方: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这三家的背景足以让这部局根正苗红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且据近日记者报道,《人民的名义》的制作班底还在筹备另一部反腐大剧——以“天上人间”真实案例改编的《天上人间》。而《人民的名义》出品方之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李学政(王文革扮演者)透露,讲述“天上人间”故事的二十集网络剧《天上人间》已决定拍摄,除《天上人间》网络剧之外,还将制作一部相当质量的院线电影,电影的报备工作也已经完成。
可以说2017的反腐影视题材系列剧,将“一直在路上”。因此笔者不得不着重来讲一下第七大因素的意义。
第七大因素:有内涵的剧名
《人民的名义》这个剧名起的相当有水平,上升到政治高度,也是积极响应了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和中纪委十八届七中全会的精神——从严治党。
站在人民对立面的组织和个人,是一定会被人民所抛弃和受到国家法律的公正审判的。
推溯到十多年前,那几部经典的古装反腐剧《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给全国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笔者记得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的第二十六集里,有这么一个相当经典的梗:乾隆在与纪昀探讨惩贪议罪制度时,感到“贪千两银即问斩“难以执行的理论是,将肥鸭子全杀了,换了一批饿鸭子上来,老百姓更受罪。
的确,一千两银子按照当今银价折算也就是90万元人民币,可以说古装反腐剧一直是在借古讽今,影射现实社会中的官场腐败,实为暗讽,有一定的局限性,朝廷贪腐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解决就连皇帝也头疼不已,皇权终究是皇权,站在帝王的位置上,维护皇权,坐稳江山永远比维护百姓更加重要,否则乾隆年间就不会有”议罪银“这样花钱消灾的下下之策了。
从皇权到民权,《人民的名义》这个剧名恰恰是体现了反腐是站在了人民一边,并以人民的名义发出震慑的声音,展开坚决的行动,对腐败问题一定是违法必究,严惩不贷,公示天下。
从法律法规到反腐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再到新闻媒体等宣传口的同步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一定是持续性、立体化、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古代既然有刚正不阿的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备棺上疏的海瑞,现如今也一定会有像”有腐必反、有贪必抓“的候平亮、”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沙瑞金、”克勤克俭、戒躁戒骄“的李康达这样具备优秀官德的群体代表,作为地方父母官和中央监察者们更需要一股股正能量,来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保持纯洁党性,最终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甘做人民公仆的好官,我想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也一定会和他们坚定地站在一起的。
《人民的名义》站在哪里?人在做,民在看,请一定站在人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