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通向全球化进程中企业要做的功课
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让中国企业有了进军世界,希望称霸天下的信心!中国企业要成为全球的一份子,套用老祖宗的话,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要异军突起,成为全球的领跑者,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成功地实现全球化,必须做好五方面的功课。
其一,在水平分工行业中寻找机会,最关键的是保留品牌。事实上,由于一些中国企业自身的能力并不够全面,在需要更加全面能力的纵向一体化行业中就难免吃亏,而在水平分工行业上却能够如鱼得水。可以将所有与核心竞争力无关的流程例如制造、供应链甚至产品设计全部外包给第三方,这样方能够以最低的制造成本和人力成本,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当然,这种运作模式只有在已经高度水平分工的行业才有可能实现。
其二,向欧美大客户学习,尤其是品牌建设,为推出自有品牌打下很好的基础。要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尤其是在消费市场上闻名遐迩,首先要学会管理品牌、管理生产和渠道。并运用从大客户那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出自己的品牌。但是如果只满足于为大客户服务,就会形成路径依赖,同样不可能产生全球化的品牌。
其三,资源整合能力比技术先进性更为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企业目前还很难在尖端技术上与欧美企业一较长短,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企业成为成功的全球化企业。实际上,在很多行业,技术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消费者当前的需求。这个时候,关键是看谁能够将技术、渠道、设计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推出符合主流消费者的产品。
其四,要不耻下问。很多竞争对手都不屑于低价策略,认为不可能成功;而实际上,一些中国企业正是依靠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了苛刻的欧洲市场。无论是在发达的欧美市场,还是发展中市场,价格仍然是有力的武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进攻欧美主流市场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把姿态摆得很高,往往效果不会很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推出低价产品占领广大的市场,然后再去进攻高端市场。
其五,文化是关键,组织是保障,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些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全球化,正是由于习惯了水土,即:建立起了全球化的文化基因和组织结构。因此,当引进外来团队的时候,这种文化上的排异现象就不那么严重,这正是关键文化提供的组织保障。当然,既能与华人做良好沟通,又有很强全球运营能力的非华人CEO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要大力培养出具备全球运营和管理能力的华人CEO。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路上才刚刚起步,祝愿跻身于全球化路上的同胞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