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汽车之后最关心的什么问题?当然是汽车的质量。毋庸置疑,汽车质量也是汽车品牌建设的基础。对汽车企业而言,追求销量和利润的增长,常常容易忽略品质控制和售后服务。而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汽车是仅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宗消费,对于积攒血汗钱购买的汽车产品而言,自然是期望值很高。这就容易导致当下汽车消费投诉持续攀升。
新近揭晓的3月份汽车品牌投诉数据,揭示出一种合资汽车品牌“抢钱”的节奏,国内汽车消费领域存在着很多尖锐问题。也让笔者深感,当下汽车市场中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短期还难以改变,需要司法和市场管理部门的强力介入维权。
一、投诉数量最多的车型TOP30,紧凑车型最集中
如上图所示,3月份接到消费者投诉量最大的前十名汽车车型中主要是合资汽车企业生产的,都是国内销售比较好的家用车型。蒙迪欧、福克斯、标致408、轩逸、凯越、英朗等车型投诉量相对较高,涵盖了美系、法系、日系,基本都是紧凑车型。从上图结合整体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科鲁兹、福克斯、艾瑞泽5和标致408、英朗都是投诉较多的车型。
在国产品牌车型中,作为上汽荣威“蓝芯战略”首款A级车的荣威360榜上有名。主要投诉问题是减震器异响、悬挂故障和中控台异响,3月份投诉量达到115宗,比1、2月份的20—30宗猛增3倍多。作为唯一获德国红点中国好设计奖、上市不足三个月销量已达1.7万辆的“王炸”车型,厂家应及时关注投诉,才能在中级车市场中站稳A咖地位。
二、迷失方向的福特,跌落尘间的奥迪A4L
从上图可以看到,3月份汽车投诉量按照品牌进行的排名中,长安福特高居首位。旗下蒙迪欧、福克斯、翼虎和蒙迪欧致胜四款车型均遭消费者投诉40宗以上,而且蒙迪欧一款车型就接到消费者投诉120宗。结合长安福特汽车2016年以来销量下降、投诉不断的数据分析,福特汽车此次改款行动颇见失误。不仅外观上的马丁脸设计挑战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审美习惯,而且在质量品控方面也是漏洞频出。发动机、变速箱顿挫、汽车内部异味、悬架等部位成为重点投诉对象。
从前三个月车质网提供的数据来看,长安福特品牌旗下三款主力车型第一季度消费者投诉量中,蒙迪欧(198宗)、福克斯(194宗)、翼虎(112宗)总计都在100宗以上,主力车型蒙迪欧和福克斯平均每款车型每个月投诉量超60宗,所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让人担忧。
从3月份的汽车投诉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到,令国人带有一种仰视感的奥迪品牌旗下A4L车型在3月份也接到29宗投诉,主要问题是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异响和车内异味问题,着实让人吃惊。品控对不上奥迪所享有的声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节奏呢?!
笔者从多个汽车网站论坛中,也看出不少对前述汽车品牌的消费者求助和批评的消息。因此,无论对于入门级轿车还是中级车品牌,只重销量不重售后和服务的问题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成为隐痛。
三、管理混乱的汽车4S店,缺乏诚意的厂商售后
中国已经连续8年蝉联全球汽车消费第一大国。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约占全国经济总量2%左右,2016年汽车行业推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5%。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汽车投诉量却在持续攀升。虽然,每家汽车品牌都在宣称质量第一,但从投诉内容和反馈速度上看,除了斯柯达等少数企业以外,合资汽车品牌还存在相当多的推脱责任的问题,缺乏对中国消费者的足够敬意。
笔者坚决反对有些厂商说的,数量多了次品提高的解释。一方面,朗逸轩逸销量远高于投诉量最高的美系蒙迪欧,说明销量和品控不是绝对的相关,另一方面这只能揭示出,面对万亿级别利润的中国汽车市场这块世界最后一块大蛋糕,这些企业舍弃品控,让位于追求短期市场利润的真实面目。
中国汽车销售的4S店管理水平参差不一,也是遭到消费者诟病批评的重点区域,以至于不少消费者在网上都戏称其为“四儿子”,一泄心中郁闷。可以说,第一季度汽车消费者投诉的众多汽车4S店提供虚假信息、销售库存车、价格欺诈甚至暴力轰赶消费者等问题令人心寒,汽车厂商和销售商之间的推诿让人愤怒。的确,由于国内相关汽车生产标准的落后和法律法规的欠缺,个体的消费者还很难和财大气粗的合资汽车厂商进行长时间的较量,只能在网络口碑上进行报复。
但是,这是一个最坏的汽车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汽车时代。对于那些致力于打翻身仗、有志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汽车品牌而言,此时恰恰是树立自身良好信誉的时机。笔者欣喜的看到,吉利等国产汽车品牌正在崛起,奇瑞等国产品牌对投诉的反馈处置速度相对高于合资品牌。相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还会迎来更加规范的竞争,消费者将迎来越来越丰富的汽车产品选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将推动汽车厂商和4S店愈加重视口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