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于 “天”中


 镶嵌于 “天”中

喻建国

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正本原则的本原,人心中自然地具备有天赋的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初始的具备,但不是自觉的合一。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生活,会受到各种名利和欲望的驱使,常常会背离心中自然具备的道德原则。人类之所以要进行各种自我提高自我修炼自我成圣,就是要揭示早已自然具备于心中的道德原则,并且将名利和欲望驱离自身,“求其放心”,达到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生活状态。

孔子曾经说过“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通过自我提高和自我修炼达到自我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和状态。人不可能无欲,可以说无欲不成人,是人必有欲。追求真切,期望善良,渴寻美好,抓挺新尚,这些何尝不是欲,但是这些欲都在道德和原则的规矩中,这些心欲自然处处落在道德和原则的矩域中。

不逾矩就是心欲不会落在道德和原则的矩域之外,所有的虚假、恶劣、丑陋、旧朽,全在炬域之外,也有一些处于矩域的边缘。人到七十或七十开外,对假恶丑朽已然能够清晰地分辨,七十年的过来,看了好多世事,懂得了那些藏匿于阴暗处的假恶丑朽具有什么伪装,不再会上当受骗。

不逾矩也会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彻悟了它的神奇作用,而逐渐变成自我自觉的行为准则,不逾矩的最高驱使是让自身对真切、善良、美好与新尚的热烈追求。在这样的追求中,不逾矩已然成了无需叮咛的嘱托,是必然而行的当然。

对操持成熟心态的人来说,利他的作为何来逾矩。其实所有的规矩都是建立在莫践他、莫损他、莫伤他的基础之上,而利他的操持只能是有助他、有福他、有健他,自然连莫践他、莫损他、莫伤他的边也碰不到,离规矩线好远好远。天是我国儒家道德观念和正本原则的本原,利他在此本原中高高地悬于至高之处,又在随身可触及的地方遍布。对于经常想到他人的需要,并且经常会为他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还会在这种努力中丝毫不盼回报地使自己倍感快乐,这样的本原何其至高又何其普通。操持利他的人经常会对非本体的他体自然地投入关注与爱护,并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伴生着快乐的感受。

对操持成熟心态的人来说,升华的作为绝尘逾矩。平时人们的生活都很平凡,色调也很单一,丝毫没有一点绚丽,常时还会有逾矩的冲动来干扰。升华让人们的生活色调自然地从单一变为多采,从灰暗转为华丽,使心平似水,变为波浪起伏,情绪高昂,振奋不已,乐趣丛生。有很多人之所以逾矩也不过是想觊觎这点绚丽,现在操持了升华以后,得来全不费工夫。自然不会去逾矩。

    成熟心态自然地镶嵌于 “天”中,成熟心态使天人合一变成了人间非常容易的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