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2017】10 《夏、商、周》历史年代表


 【历史研究201710 《夏、商、周》历史年代表

何中良

 

我们在探索易学起源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了系统考察,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现代易学原理》发现,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公元前9957330时)是历书时间的起始点,是中国历史的起始点,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甲子开天”。

《现代易学原理》发现,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是中国历史的基准线和分界线,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盘古开天”。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前,称为史前时期。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后,称为文明时期。

中国文明从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始。

世界文明从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始。

《现代易学原理》认为,可以把中国历史分为七个时期:

1)、史前时期(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9957年),旧石器时代;

2)、盘古时期(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54年),新石器时代;

3)、上古时期(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2070年),三皇五帝时代;

4)、中古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

5)、近古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644年),秦、汉、唐、宋、元、明;

6)、近代时期(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代;

7)、现代时期(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七个时期,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称之为“中国历史七步曲”,敬请关注!

中国历史从神农时代开始,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查出编年史的文字记载。

我们编制了中古时期(夏、商、周)编年表,如下所示。 

 

中古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编年表

 

1、夏代历史年表(2017(何中良编制)

   夏代(公元前2070年 ~ 公元前1600年),共计470年。

夏禹(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26年)夏禹在位四十五年;

夏启(公元前2025年~公元前2016年),夏启在位十年;

太康(公元前2015年~公元前1991年),夏太康在位二十五年;

仲康(公元前1987年~公元前1974年),夏仲康在位十四年;

夏相(公元前1973年~公元前1946年),夏相在位二十八年;

后羿(公元前1945年~公元前1944年),夏后羿在位二年;

寒浞(公元前1943年~公元前1906年),夏寒浞在位三十八年;

少康(公元前1905年~公元前1885年),夏少康在位二十一年;

夏杼(公元前1884年~公元前1868年),夏杼在位十七年;

夏槐(公元前1867年~公元前1842年),夏槐在位二十六年;

夏芒(公元前1841年~公元前1824年),夏芒在位十八年;

夏泄(公元前1823年~公元前1808年),夏泄在位十六年;

不降(公元前1807年~公元前1749年),夏不降在位五十九年;

夏扃(公元前1748年~公元前1728年),夏扃在位二十一年;

夏廑(公元前1727年~公元前1707年),夏廑在位二十一年;

孔甲(公元前1706年~公元前1676年),夏孔甲在位三十一年;

夏皋(公元前1675年~公元前1665年),夏皋在位十一年;

夏发(公元前1664年~公元前1654年),夏发在位十一年;

夏桀(公元前1653年~公元前1601年),夏桀在位五十三年。

  

2、商代历史年表(2017(何中良编制)   

商代(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046),共计554年。

商太祖 商汤(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590年),商汤在位十一年;

商代王 太乙(公元前1589年~公元前1589年),太乙在位一年;

商哀王 外丙(公元前1588年~公元前1587年),外丙在位二年;

商懿王 仲壬(公元前1586年~公元前1583年),仲壬在位四年;

商太宗 太甲(公元前1582年~公元前1571年),太甲在位十二年;

商昭王 沃丁(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542年),沃丁在位二十九年;

商宣王 太庚(公元前1541年~公元前1517年),太庚在位二十五年;

商敬王 小甲(公元前1516年~公元前1500年),小甲在位十七年;

商元王 雍己(公元前1499年~公元前1487年),雍己在位十三年;

商中宗 太戊(公元前1486年~公元前1412年),太戊在位七十五年;

商孝成王 仲丁(公元前1411年~公元前1401年),仲丁在位十一年;

商思王 外壬(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386年),外壬在位十五年;

商前平王 河亶甲(公元前1385年~公元前1377年),河亶甲在位九年;

商穆王 祖乙(公元前1376年~公元前1358年),祖乙在位十九年;

商桓王 祖辛(公元前1357年~公元前1342年),祖辛在位十六年;

商僖王 沃甲(公元前1341年~公元前1337年),沃甲在位五年;

商庄王 祖丁(公元前1336年~公元前1328年),祖丁在位九年;

商顷王 南庚(公元前1327年~公元前1322年),南庚在位六年;

商悼王 阳甲(公元前1321年~公元前1315年),阳甲在位七年;

商世祖 盘庚(公元前1314年~公元前1273年),盘庚在位四十二年;

商章王 小辛(公元前1272年~公元前1252年),小辛在位二十一年;

商惠王 小乙(公元前1251年~公元前1251年),小乙在位一年;

商高宗 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

商后平王 祖庚(公元前1191年~公元前1190年),祖庚在位二年;

商世宗 祖甲(公元前1189年~公元前1157年),祖甲在位三十三年;

商甲宗 廪辛(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149年),廪辛在位八年;

商康祖 庚丁(公元前1148年~公元前1148年),庚丁在位一年;

商武祖 武乙(公元前1147年~公元前1113年),武乙在位三十五年;

商匡王 文丁(公元前1112年~公元前1102年),文丁地位十一年;

商德王 帝乙(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帝乙在位二十六年;

商纣王 帝辛(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7年),帝辛在位二十九年。

 

 3、周代历史年表(2017(何中良编制)   

周代(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221),共计825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小计275年: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3年),武王在位四年;

周成王(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21年),成王在位二十二年;

周康王(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康王在位二十五年;

周昭王(公元前995年~公元前977年),昭王在位十九年;

周穆王(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3年),穆王在位五十四年;

周共王(公元前922年~公元前900年),共王在位二十三年;

周懿王(公元前899年~公元前892年),懿王在位八年;

周孝王(公元前891年~公元前886年),孝王在位六年;

周夷王(公元前885年~公元前878年),夷王在位八年;

周厉王(公元前877年~公元前842年),厉王在位三十六年;

周共和(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共和持续十四年;

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宣王在位四十六年;

周幽王(公元前781年~公元前771年),幽王在位十一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小计514年:

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平王在位五十一年;

周桓王(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桓王在位二十三年;

周庄王(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2年),庄王在位十五年;

周釐王(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77年),釐王在位五年;

周惠王(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52年),惠王在位二十五年;

周襄王(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19年),襄王在位三十三年;

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公元前613年),顷王在位六年;

周匡王(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7年),匡王在位六年;

周定王(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定王在位二十一年;

周简王(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72年),简王在位十四年;

周灵王(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45年),灵王在位二十七年;

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1年),景王在位二十四年;

周悼王(公元前520年~公元前520年),悼王在位一年;

周敬王(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76年),敬王在位四十四年;

周元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69年),元王在位七年;

周贞定王(公元前468年~公元前442年),贞定王在位二十七年;

周哀王(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41年),哀王在位一年;

周考王(公元前440年~公元前426年),考王在位十五年;

周威烈王(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02年),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

周安王(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76年),安王在位二十六年;

周烈王(公元前375年~公元前369年),烈王在位七年;

周显王(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显王在位四十八年;

周慎靓王(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5年),慎靓王在位六年;

周赧王(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56年),赧王在位五十九年;

周朝末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20年),战乱三十六年。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二百九十四年】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二百五十四年】

 

 说明:

1、《夏代历史年代表》、《商代历史年代表》和《周代历史年代表》是从我的新著《中国古代历法原理》第九章(等待出版)摘录出来的。

2、我编制《夏代历史年代表》、《商代历史年代表》和《周代历史年代表》的科学依据是许剑伟《寿星万年历5.05

3、一些西方历史学者不承认中国古代历史,不承认“盘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夏代、商代和西周”的历史事实,他们是完全错误的。

4、我们应当走自己的路,不要跟在西方历史学者屁股后面爬行,人云亦云,自欺欺人。

5、中国历史学者应当大胆承认“盘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夏代、商代和西周”的历史事实,为中华民族树碑立传、继往开来。

5、中国历史中国人写,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6、中华儿女应当学习中国历史,捍卫中国历史,全面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现代易学原理》作者  何中良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