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补偿与按人发钱管理


 价值补偿与按人发钱管理

 

廖仁平

 

1 前言

价值补偿属于货币利润保障内容,按人发钱属于财富分配范畴,二者在当今人类经济实践中已经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必要性。没有价值补偿的债务货币经济,明斯基时刻始终是隐患;没有按人发钱措施,自动化智能化机器时代的公平分配就是无源之水。本文基于张二寅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及党爱民按人发钱理论现有成果对其适用经济态进行进一步思考分析。

 

2 价值补偿与按人发钱简介

货币经济中,实物利润的价值补偿指的是实物利润性商品的价值得到了货币化实现。通俗地讲就是作为利润的实物商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卖得了相应数量的货币。

新宏观主义一句话精髓“主权货币购买公益商品的同时,为市场主体实物利润的价值实现提供常态化外生性货币源泉。”。用外生性非债务性增量主权货币购买相对过剩性实物商品让实物利润转化为货币利润的价值补偿就是新宏观主义主张的价值补偿(可简称为主权货币价值补偿),而传统的价值补偿则是用各种债务货币购买相对过剩性实物商品让实物利润转化为货币利润(可简称为债务货币价值补偿)。债务货币价值补偿因债务累积而不可持续导致经济周期;主权货币价值补偿则消除了债务累积痼疾从而消除了经济周期。债务货币价值补偿的补偿行为是理论不自觉的被动的低效的。主权货币价值补偿的补偿行为具备新宏观主义理论自觉所以是主动的高效的

价值补偿是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最基础的一个概念,详细内容请搜索张二寅新宏观主义价值补偿等内容参考,限于篇幅,此不再作详细介绍。

按人发钱方面,党爱民先生(网名求心、dammos)于2000年开始在网络论坛上大肆宣扬按人发钱,几乎家喻户晓。党爱民于2004年出版了《过剩经济学》,全面论述了按人发钱的思想。在这本书中,党爱民提出了货币涌现价值论,认为货币的信用基础是该社会的全部生产力。他还指出:纸币的价值是一种涌现价值,是在社会商品交换关系这个特定层次上的涌现,不能片面地以印刷纸来衡量纸币的价值。党爱民于2007年撰文《试探讨透过金融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可行性》,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透过按人发钱消化产能过剩、实现公有制的可行性。

党爱民的按人发钱与米德的社会分红的相同之处在于全民一律按人头平均发放,不同点在于:米德强调发钱的前提是有财政盈余、或国企利润,而党爱民的发钱的前提是只要有闲置的生产要素,就可以发。党爱民的发钱与罗运贵的发钱的基础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罗运贵强调发给政府搞建设,党爱民强调发给个人增加消费。

党爱民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货币的价值基础,比米德的发钱基础更加开阔、坚实。将发钱的基础拓宽到社会全部过剩要素上,不仅可以实现米德的社会红利的功能,还可以温和地、稳健地动用私人拥有的过剩要素,为全民造福,从而使资本主义自动地、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爱民还借助耗散理论、涌现价值等系统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按人发钱的合理性、必要性及诸多优点,也探讨了按人发钱以后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南京经济学院WTO研究中心卢映西副研究员在一本尚未出版的书稿《经济学的金矿》中,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借鉴凯恩斯《通论》中把新钞票埋入废矿的做法,提出了模拟金矿的理论。他指出,在贵金属货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构建了可操作性极佳的模拟金矿理论,可以实现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因而是可持续的经济体制。

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先生长期跟踪研究国有资产问题,他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米德提出的社会分红概念为理论基础,并以美国阿拉斯加每人一张支票的实践作为依据,提出了组建中国人民永久信托基金的设想。即,自然垄断行业的高垄断收益应造福全体人民,而不是为部门或少数人独占。如果划拨部分国有企业利润,组建中国人民永久信托基金,并把永久基金投资的部分利润直接分给每个公民,将使人人享有社会分红

以上按人发钱内容主要摘抄于党爱民2008年综述文章《关于“按人发钱”或“社会红利”的相关文献综述》。

 

3 价值补偿与国民储蓄关系分析

3.1 国民宏观净储蓄三种状态简介

不同时期,价值补偿方式及程度与国民宏观净储蓄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宏观净储蓄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三种状态进行分析。

SN为宏观净储蓄量。SN>0,一般表现在经济发展初期,国民们赚钱多了,但受既往节俭惯性和储蓄应急心理影响,多倾向于较多储蓄;SN=0,一般表现在经济发展中后期,国民们提升生活水平心理被激活,对前景预期良好,愿意适度多消费之时;SN<0,则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后期预期特别良好且已经有大量储蓄或有一定程度通货膨胀时期等…

人们储蓄的钱最终还是要用的,欠的钱也是要还的,所以,短期,SN>0SN=0SN<0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但长期总体而言,SN=0的概率最大。

SN>0SN=0SN<0三种情况分别表明了国民们微观储蓄的宏观合成结果,它们是经济波动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微观有限理性的合成结果实际上造成了宏观上的经济波动摩擦。

3.2 不同宏观净储蓄状态的价值补偿

SN>0,意味着宏观投资总量中的货币有净漏出,宏观投资的亏损额等于SN。价值补偿用的非债务性主权货币增量应当大于(至少等于)SN才有可能让宏观投资没有货币利润亏损。

SN=0,意味着宏观投资总量中的货币没有净漏出,宏观投资的货币利润亏损额为零,此状态时,价值补偿用的非债务性主权货币增量既可以为零(债务危机不明显相对过剩也不严重时)也可以大于零(有债务危机迹象或有相对过剩时)。

SN<0,意味着宏观投资总量中的货币不仅没有净漏出,国民们储蓄存量货币中还有一部分用于增量消费,没有增量主权货币价值补偿时,宏观投资的货币净利润等于此增量消费额,此增量消费额若仍不足以补偿宏观投资合理货币利润,则仍须补充适量主权货币进行价值补偿。

价值补偿的作用既可为宏观投资方提供货币利润源保障,还可熨平SN>0SN=0SN<0三种经济状态时的波动,减小了国民们不同储蓄倾向对经济形成的摩擦。

SN>0,经济体相对过剩较严重,宏观投资方货币利润亏损严重,是价值补偿的重要应用时期,价值补偿的力度宜大,价值补偿所得相对过剩商品储备转换成公益资产相当于国家层面暂代经济系统保存生产成果以待它日消费(公益资产中一部分公共品可适时国民免费分享,一部分以天地为仓智力为库转换性储备);SN=0,宏观投资方可以保本,但没有货币利润,相对过剩实物利润性商品(库存)仍大量存在,价值补偿要适时储备转换否则也会影响下一轮宏观再生产再投资规模;SN<0,实质是国民以前的储蓄现时消费,这种消费可以部分甚至于大部分补偿宏观投资方货币利润,相对过剩量很少甚至于不存在,此时国家不必用太多增量主权货币进行价值补偿。

国家遭受重大灾害或战争等特殊时期,国民们的存量货币会自动涌出抢购实物商品,一般正常经济理论或策略失效,国家必须管制供给以维护社会稳定。

 

4 按人发钱与“机器生产,人类消费”模式的匹配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逐步普及,传统工作岗位中的大部分将被机器取代,此过程中虽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人类平均工作时间的递减已成必然,工作将不再是多数人主要的谋生手段,多数人并不需要工作但仍要消费商品,按人发钱成为维护人类社会系统正常演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是科学匹配机器生产,人类消费模式的必然选择…

 

5 价值补偿与按人发钱的货币管理

价值补偿主旨在于保障宏观投资有合理利润(多少算合理?现无理论数据,须在实践试错中逐渐均衡),估计一般控制在10%GDP左右即可。

按人发钱属财富分配范畴,其钱的主要来源应当是税收。

按人发钱本质上是一种财富分配,现阶段因劳动仍是人类主要谋生手段所以按人发钱量很少,但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机器生产时代的日益临近,闲人会越来越多,按人发钱的财富分配量会越来越大,不久将来,按人发钱的钱会成为国民们生活的主要保障。

显然,当按人发钱的钱成为国民们生活的主要保障时,它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价值补偿所需要的量,因此它不可能用增量主权货币解决,否则,宏观投资将有暴利,副作用将很大;这决定了按人发钱的钱理论上讲必须主要源于税收。机器税、累进税、遗产税和资源税等成为按人发钱的货币源保障。自动化智能化机器生产时代,这些税率有可能会变得很高(应当逐渐提高以利于高效调节贫富差距),但无论它们有多高只要按人发钱的钱通过国民消费回到投资方手中,经济可持续发展仍不会被中断。

增量主权货币用于价值补偿时,相对过剩商品储备转换成公益资产本身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力系统价值增量,此生产力系统价值增量是此增量主权货币的价值锚,它为后期增量商品产出储备了物质基础,理论上讲不存在通货膨胀隐患。

若增量主权货币主要用于按人发钱,虽然也能通过消费补偿宏观投资方货币利润,但没有公益资产增量,生产力价值增量的保障基础亦不稳定,后期商品产出增长乏力,故存在通货膨胀及公益不足等隐患。此外,增量主权货币量并不太大(10%GDP左右),不足以保障自动化智能化机器生产时代多数闲人们的生活。

 

6 结语

价值补偿四两拨千斤 10%GDP左右增量主权货币即可充分保障宏观投资方的货币利润诉求;按人发钱是科学匹配“机器生产,人类消费”模式的必要措施,机器税、累进税、遗产税和资源税等是按人发钱的货币源保障。

简单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观点就是“价值补偿保障宏观投资合理货币利润,按人发钱保障智能机器时代财富分配公平”。

 

2017128

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