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高峰期 液化天然气猛涨之风当刹


  

   据《河北日报》12月7日报道,目前衡水市特别是主城区供气出现较为紧张状况,天然气日需求量约为220万立方米,但目前日供应量仅为170万立方米。衡水市已限停企业用户60余家,日压减天然气60万立方米。自11月28日零时起,邢台市启动天然气应急响应预案。该市已先后对76家用气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每日限停天然气供应31万立方米。

   不仅是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多地天然气供应也纷纷告急,并逐渐波及其他地区。12月7日,《湖北日报》客户端消息称,据武汉市天然气公司介绍,12月7日上游紧急减少武汉市天然气供应量,每日缺口已达150万立方米。为确保民生基本用气,该公司根据保供紧急预案,停止全市娱乐场所、工商业采暖、机关事业单位采暖及工业、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等除外)等近300家用户的天然气供应。

    与消费端告急对应的是天然气供应端价格的快速上涨。在今年11月14日前,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普遍仅在3900元/吨~4300元/吨,但随后价格一路上涨,进入12月份多地报价多已在7000元/吨以上。最近,不少地方因为天然气供应不足开始限气,同时,液化天然气价格快速上涨。数据显示,11月1号,液化天然气平均参考价格是每吨4254元,到12月1号达到每吨6558元。12月1号,液化天然气挂牌价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报出这个高价的是黑龙江大庆中瑞燃气公司,这家公司的挂牌价比11月30号猛涨了1400元/吨其余各地液化天然气均价也纷纷突破了7000元/吨。

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10月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同期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

今年冬天实施严格的工业和交通控制,同时还着手关停众多燃煤工业锅炉。

环保部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相关城市已经超额完成政府确定的目标,也就是在11月之前有至少5万户住家改为使用清洁燃料。华北地区民用煤改气完成后,每年将带来118亿方的需求增量。同时北方的供暖季全面开始,局部地区供应紧缺,对天然气、煤层气,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形成支撑作用。另外西北地区限气,国内液化天然气供不应求。

短期内天然气价格继续上调,企业效益受影响,人民生活也受影响,尤其是当下天寒地冻,不论企业、事业机关还是民众的供暖,须臾不能停止,是不容忽视的民生大问题。天然气飞涨不止之风当刹。

    在此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关于部署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的通知》,发改委统一部署相关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在12月4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要求各液化天然气生产流通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天然气消费需求保持旺盛的情况下,为了市场平衡稳定,增加供应就成了必须面对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天然气进口终端建设、储气设施建设等,都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无法在短时间内尽快见效增加供应。因此,以页岩气、煤层气和煤制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可成国内天然气开发的突破口,估计非常规天然气将在未来1~2年为国产天然气每年增加约50亿立方米的供应。

   环保部已于12月4日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2+26”城市是指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和开封。

  不完全统计,目前上述“2+26”传输通道城市皆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气代煤行动。此外,不在“2+26”城市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其他地级市也都在实施煤改气行动,不少城市也将该城部分地区划为“禁煤区”。

 附录1: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向各用户单位发布《关于限停供应天然气的通知》(下称《通知》),该公司在《通知》中称,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通知,自10月21日起,天然气供应资源将无增量。河北省发改委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于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这意味着河北省天然气供应已处于严重紧张状态。

“同时,广大居民生活采暖用气持续增加,致使河北省各地市气源供应形势愈发严峻,各上游气源单位陆续采取限气措施。”该公司在《通知》中说。

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近期由于受上游资源减供影响,压减了河北省天然气供应量,目前供需矛盾开始突显。根据《河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预案(2017-2018)》(下称《应急预案》),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测管理机制,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Ⅱ级预警状态(橙色预警),终止应急预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日前河北省成立了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在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或发生突发事故,引发局部或区域性天然气供应紧张,并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必须限供、停供天然气时,河北省应急领导小组可根据突发事故紧急程度实行Ⅰ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黄色)和Ⅳ级(蓝色)预警。

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即特别严重的紧张状态预警,供需缺口超过20%,并对河北全省或局部区域经济社会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橙色预警为严重紧张状态预警,河北全省供需缺口达10%—20%,并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应急预案》,河北全省在迎峰度冬期间,按用户性质减供或停供天然气的顺序为:天然气化工用户、工业燃料用户、汽车用户、公共服务用户、城市供暖、居民生活用气(医院、学校等)。 

此外,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还在上述《通知》中表示:“鉴于上游资源持续紧张,保定市城市燃气管网处于低压运行状态。特别是12月28日凌晨保定全市燃气管网压力由正常的4公斤降低至不足0.5公斤,造成保定全市大范围居民无法正常用气,燃气管网面临瘫痪,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该公司称,针对此突发情况,按照保定市政府“保民生、停工业”的原则要求,紧急启动《保定市天然气保障应急处置预案》,需关停加气站和工业用户的生产用气,终止应急预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据保定市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显示,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是在2014年6月由保定市燃气总公司和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此后,保定市民用气将适应从燃气总公司到新奥燃气的名称转换。

经济观察网了解到,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其中保定市燃气总公司控股51%,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参股49%。该公司主要经营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等业务。

关于限停供应天然气的通知

关于限停供应天然气的通知

 

参考阅读:天然气用量猛增,命脉将攥在谁手!?

国产天然气产量长期难以支撑天然气消费需求,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成本的命脉将攥在何人之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有关新能源和进口天然气替代产品的研究应当加快加强谋划。

2016年我国共进口721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35%。相比之下,2015年共进口天然气614亿立方米,占总消费量31.8%。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很有可能继续拉大。

201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加6.6%,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幅仅为1.7%。相比于日渐萎靡的石油,天然气正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未来天然气有望成为新的能源主宰。   当前,全球十大天然气大国分别为:伊朗(34万亿方)、俄罗斯(32.3万亿方)、卡塔尔(24.5万亿方)、土库曼斯坦(17.5万亿方)、美国(10.4万亿方)、沙特(8.3万亿方)、阿联酋(6.1万亿方)、委内瑞拉(5.6万亿方)、尼日利亚(5.1万亿方)、阿尔及利亚(4.5万亿方)。天然气大国半数位于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多变。

未来中国将累积大量天然气替代资源,所面临的是本国和进口天然气有效来源的选择问题。国家将结构调整自身的能源供应。

许多专家特别寄望于页岩气的大量储备,尤其是四川涪陵页岩气田的高速开采。但页岩气的开采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确定,且依赖于对复杂的深地层使用液压破碎法的技术能力,以及成本。涪陵页岩气首先将提供给最近的长江流域用户。中国正在加快开采页岩气和降低进口西伯利亚天然气的重要性之间进行比较。不过没有考虑到供气问题的地域因素,而地域问题具有决定性。

天然气短缺情况在地域上参差不齐。东北和中部地区严重缺乏清洁能源,主要是天然气。问题在于,临近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地区的主要储备即将消耗殆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运送中亚的进口能源或液化天然气相当昂贵,这在批量生产上使用能源时需要考虑,比如冶金业、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交易具有互利性质。但是目前俄罗斯的天然气对中国而言并不十分必要,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准备天然气行业的基础设施:中低压配电网、地下储气设施、天然气调整电力设备等等。

此外,中国的天然气需求直接取决于价格水平,因此落实目前的阶段性改革,将国内天然气价格提升至世界水平,将有助于找到供求平衡,包括对进口天然气的需求。

 

2020年后中国各地区的天然气短缺将分布不均。天然气需求与地区相关联。根据天然气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建设大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事实和各省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潜力。东北为落实振兴老工业基地计划,需要大量天然气。2009年天然气需求量仅为62亿立方米,到2020年时将增至500亿-700亿立方米。中国国内的天然气储备将不足够,因此对进口天然气的需求还会增长。

对中国而言,保障天然气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不断增大,而且大部分依赖进口,在国际市场构建稳定的天然气来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