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7年的中国股市,真可谓是金融业“史上最严”监管年。在这一年里,管理层的监管行为主要表现为:证监会行政处罚案件大幅增加,大额罚单不断开出,关停国内虚拟币交易所,资管新规的尘埃落定。从这一系列举动来看,管理层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整顿力度之大确实是史无前例的。
监管令密集发布,大额罚单不断开出。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截至今日,金融监管部门先后一共出台了重要监管文件超过20个,行政处罚超过了2700件,罚没金额则是超过了80亿元。
另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就在11月17日下发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可以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强监管姿态的延续体现。该资管新规落地在即,随着其后续的深入推进,在使得存在多年的资管业务嵌套以及隐藏的高杠杆等诸多问题有望逐渐得到解决的同时,也使得金融市场中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问题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资管新规的出台和落地,一方面,给资管行业以及金融市场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给中国资本市场释放出了更加严厉的金融监管信号。
事实上,管理层延续“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着力抑制资产泡沫”的定调,延续“防风险、守底线”的监管要求,将会成为未来若干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
管理层在2017年中所展示出的“史上最严”监管模式将不会中断,而是将会继续得以延续下去。展望2018年,金融业将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首位,监管机构的牙齿将更“锋利”,监管将更加严格,标准更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将会加大。
不可否认的是,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之下,国内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一些金融乱象得到了较好的整治,股市与楼市等投资渠道的整体杠杆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就短期而言,管理层持续严监管的姿态和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大量财富聚集的中国股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市场做多情绪整体持续低迷,市场的赚钱效应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然而,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来看,管理层加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整顿力度,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中潜在的问题得到规范与整顿,逐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这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秩序稳定是不无裨益的。
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之下,2018年“史上最严”监管模式将会得以持续,至此,中国股市大涨大跌的空间显得相对有限。
然而,从管理层对资本市场“防风险、守底线”以及“抑制资产泡沫”的定调角度来看,在有力防控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让市场实现持续性的平稳运行,并通过实现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以求达到逐渐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的目的,这或许就是未来赋予中国股市的重要任务之一。
至此,在接下来的阶段,股市容量将会随之得以持续膨胀,即使新增流动性不少,但新增流动性并未追赶上股市容量的膨胀速度,而中国股市仍然很难改变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投资者赚钱的难度不会相应减少。
作者: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