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新時代
深更半夜,上廁所,驚悉:《鏘鏘三人行》已經去時兩個月有餘,深感失落,從未想過。
搜來搜去,又發現,竇文濤被傳是去了深圳衛視。也許是《鏘鏘三人行》的去時太過悲傷,竇文濤的離去,倒讓我想起,我們已經進入新時代。
我不想囉嗦《鏘鏘三人行》的來龍去脈了?雖然,有的人可能認為它會回來的;但是,他不會回來滴,更不會真身回來了。除此之外,關於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可以說的了。節哀順變吧!
竇文濤去深圳衛視也可以間接證明《鏘鏘三人行》不可能有來生?鳳凰衛視基本上是默多克(世界新聞集團)窺視中國市場與劉長樂(全國政協常委)想辦一家廣播電視臺合作的產物。至於鳳凰衛視的屬性,今天被國家從新聞客戶端APP下架原創節目可以得出鳳凰衛視是一家香港媒體。從谷歌對抗中國政府網管到默多克始終沒有能夠解決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可以得出,鳳凰衛視下架旗艦欄目說明新聞媒體的“改革開放”時期的粗放模式、“特區模式”完成歷史使命。
鳳凰衛視本來就只對珠三角地區開放,後來隨著新媒體發展,特別是網絡電視大發展,鳳凰衛視得以在內地鋪天蓋地。雖然鳳凰衛視被國外媒體公認為中共立場,但是,今天的結果看得出,它仍然屬於香港媒體屬性。鳳凰諮詢臺的待遇也只是高檔酒店涉外部分地區可以落地,劉長樂為此十分感慨,今天,也許更加感慨!
曾幾何時,港澳迴歸,人們認為港澳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現在看來,港澳的昨天只不過是我們的前天,我們的明天會更好。寫著寫著,好像走題了?竇文濤去哪裏了?深圳?香港對面,改革開放的窗口。李敖說,別天真了!深圳就是替代香港的。鳳凰衛視落子北京鳳凰新媒體中心、深圳鳳凰衛視大廈、香港總部新址大樓、台北市鳳凰衛視直播室等。
媒體是喉舌。鳳凰衛視為全球華人服務,不是所有服務都意味著“為人民服務”。中央電視臺纔是真正代表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媒體泛濫、新媒體顛覆媒體泛濫成災。深圳,改革開放的特區,也是實驗區;其實也是卡口,實驗之後要得出有用的嘗試?不可能得出相反的、甚至是港澳台版的結果。竇文濤假如真的去了深圳衛視?那是不是意味著深圳衛視就是二十年前鳳凰衛視的涅槃?
這個新時代具有:國際化、包容性、人民性等特點。竇文濤迴歸廣東媒體,落腳深圳衛視可以是最好的迴歸、自然迴歸、新聞立場堅定。這對於竇文濤是一次不小的考驗:讓自己閉嘴不容易;這麽多年他也只是像他自己說的“你們出去闖蕩,我在家裏說說”;最可怕的是他的品牌定位,已經沒有了那片市場,那片被歷史淘汰的市場。而他自己還有理想,不知道他過去想沒想過有今天?
我們唱著歌走進新時代:如今的中國和中國人,像總書記說的: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媒體,作為一個歷史產物,有其階級性、普遍性,她串聯語言與精神領域並構成社會意義;她滿足精神需要、體現工具性,她滿足政治需要的同時服務社會組織成員。
原本很火爆的節目竟然悄無聲息的沒有了消息,小的方面:不符合政策要求;大的方面:社會運轉需加強;新的方面:客觀環境變了;未來方面:人還是社會人。
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像流毒,撕拉硬扯、打壓捧殺,把人推向極致的自由狀態,又不忘廝守國家乃至個人的利益。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人類奇蹟就是資本主義各種思潮方式方法在社會主義中國橫衝直撞,內外交錯釋放了人的積極性;同時,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的客觀必然產物的國家必須負責客觀要求的整體利益以教化人的歷史責任。作為人現實性的一部分,她的理性與非理性始終不渝推動社會嚮前發展,直到下一個理性或非理性階段,我們稱為:新時代。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侵權,違者必究」
張海勤 2017-11-16@0546於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