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 一起聊聊兴趣班~


 

 

 

Annie目前在上的兴趣班有:跳舞,钢琴,画画,唱歌,溜冰,曾经上过的有游泳和表演,试过课想去上不过还没上的还有一个体操,另外一个有点心动的是围棋,不过也还没有行动。


在上的五个兴趣班,三个安排在周六,两个安排在平时的weekday。五个兴趣班,在湾区就算平均水平吧,也不打算再加了;需要的话,可能还会再减掉一个。

 

好吧,来点干货

1.兴趣班五岁开始就好;

2.兴趣班不是补习班;

3.兴趣班要养长避短;

4.兴趣班至少坚持学半年再下结论;

5.兴趣班好老师可遇可求,早下手;

6.兴趣班不应投射大人喜好,避免拿孩子做比较。

 

 

 

 

 

什么时候开始?

 

 

 

暑假回国看到小孩子画画兴趣班从两岁开始。对,你没看错,就是两岁开始,而且还有两岁娃的画作展出。看得我嗔目结舌。


我觉着兴趣班五岁开始即可。感觉五岁以前的孩子是属于公园的,在公园玩玩沙子,溜溜滑梯,荡荡秋千,又或者跟小伙伴草地跑一跑,或者蹲在树下看蚂蚁,草丛里追蝴蝶……才是童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家长的陪伴,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了。太早开始,孩子学不到什么,大人疲于奔命,当然还有让人肉疼的银子,何必呢!

 

 

 

 

兴趣班不是补习班!

 

 

 

无论是正在上的,曾经上过的,还是Annie打算以后有机会尝试的,都是兴趣班,不是补习班,也就是说跟学习没有半点关系。


在我看来,兴趣班就是发展兴趣的,不是补习班。也许这种想法以后会变,但是目前,对于像Annie这么大的孩子,我感觉在玩中学并从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最重要。所以,我不介意让她多去尝试,并在尝试中去寻找。


也知道早晚有一天,会面临需要做选择的一天,也许都试试,才更容易想明白自己真爱是哪个,或者自己不喜欢哪个吧!而且,我相信因兴趣而产生的学习能力对书本知识学习的帮助也许将来要远超补习班带来的具体知识点的补习。

 

 

 

 

扬长还是避短?

 

 

 

兴趣班种类繁多,到底怎么选?一个选择时常常面临的问题是:是选孩子擅长的,以发挥优势;还是选不擅长的,补一补不足?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理解。


我是觉着,说好的兴趣班呢?不是强迫班好不好!如果发现孩子不擅长,学起来很吃力,补这一点儿有用?我很怀疑。而且,补的路究竟能走多远更值得思考。


要知道,时间就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与其费时费力去避短,不如拿出大好时光,去学点他/她真正感兴趣的,擅长的东西呢。

 

 

 

 

至少学上一个学期

 

 

 

怎么知道孩子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呢?试课是一个办法,但试课时间过短恐怕也很难做出可靠的评估。


我一般要求Annie至少要坚持学完一个学期,如果可能坚持一年最好。这也是我们给她选择兴趣班时一定要问的一个问题,答应下来才去报名。


中途不喜欢了,对不起,你要坚持。

中途遇到困难了,对不起,你要解决问题;

中途不想上了,对不起,你必须上下去,


这是个约定和承诺。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可以让孩子不要轻言放弃,我觉得无论学什么,坚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二来也可以用来理性评估是否喜欢和擅长。

 

 

 

 

好老师可求可遇

 

 

 

选择一个好老师,往往事半功倍。何谓“好老师”,每个人标准不一样,别人觉着好的老师未必就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和你自己教育理念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老师和学生还真的靠缘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可能的话,建议约老师一对一进行沟通,看看老师的专业背景,再有就是看看理念是否相互match,跟孩子是否有眼缘。


至于太专业的东西,比如钢琴,自己不懂也没关系,面试几个老师,自己也就懂个大概其了。当然,比较热门的好老师,得早做打算,提早联系着,建议至少提前三个月。


 

 

 

不投射不攀比

 

 

 

上兴趣班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在投入巨大的情况下,家长往往有所期待,包括我一样。哪个父母不是期待自己孩子能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呢。期待当然没错,莫非连想想都不行了。


不过,好心态对大人孩子都好。我讲的好心态,一是不要拿自己去投射孩子,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好和个性,从来不是谁的附属品,哪怕你是把他/她带到这世上的生身父母。


好心态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别去攀比,拿别人家娃跟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娃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啊!羡慕嫉妒恨一点用都没有。


也许只有接受了孩子是普通孩子,我们就是普通父母,兴趣班才能朝着兴趣的方向走下去,不至于变味儿。

 

关注微信“小学生放学后”,关注6—12岁小学阶段儿童,“安全、学习、娱乐、生活、品行、健康”六大方面家庭教育文章每日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