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的另一种叫法是煤炭液化,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固体状态的煤炭进行加工的过程,使其转化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态烃类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煤化工技术。目前,煤制油工艺有两大类:即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区别在于:用于直接液化的煤一般为褐煤,间接液化对煤适应性比较广,原则上所有煤都能气化制合成气。对于这两种不同工艺的选择,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而定。
煤的直接液化过程是:将煤干燥后,磨成<200目的细粉,再和液化重油配成油-煤料浆;预热到350℃左右,料浆加压到20MPa左右,煤开始变软,然后热解,最后变为粘胶物;粘胶物在反应器内高压、高温、催化剂条件下,供入的氢与其发生加氢反应,煤分子断裂而变成低液态分子;产物中的-SH,-N-C-C,-CH,-O- 等基团进一步加氢生成C1-C100的烃类产品,以及氮化物、CO2、硫化物、水、灰等;粗液化油是将气相物进行解析,脱灰而得到的;而合格的柴油、液化气、汽油通过催化加氢提质工艺得到的。大约1吨煤可产0.5吨油,加上制氢用煤,大约3-4吨原煤便可产1吨油煤直接液化的目标产品主要是:汽油、柴油和石脑油。
间接液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和合成两部分,可分为两种:甲醇法和合成气法。其中甲醇法采用的是摩比尔工艺,由原料气合成甲醇,再由甲醇转化成汽油合成气法采用的是费托工艺,由原料气直接转化成油;从总体上讲,这两种间接液化的方法都是将煤气化、净化制得 H2/CO 比符合合成油要求的原料气,然后在一定压力、温度、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柴油、汽油、蜡、石脑油等液态产品较典型的煤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然后在15-40MPa、250℃、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合成,大约5吨煤可产1吨油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煤直接液化的条件比较苛刻,大约压力在20-30MPa 、400-450℃左右的高温及供氢溶剂、催化剂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与直接液化相比较,间接液化的工艺条件要宽松的多,温度在250℃左右,要求比较低,压强在15-40MPa,范围比较广,技术难度比较低,操作过程比较简单。间接液化中的浆态床的目标产品为柴油和蜡。
煤制油概述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