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收购的诱惑
大名鼎鼎的美国工业化的象征,麦当劳被中国企业缚缨20年。媒体报道的口号“国有企业”帽子戏法。说的直白一点,144亿的最高价至少可以玩二十年。麦当劳优惠券是香港和中国大陆市场。
中粮在玩可口可乐。联想猛咽IBMPC机。TCL包揽法国阿尔卡特和汤姆逊的主业。吉利锁拿沃尔沃。美的迎娶库卡。海尔國內獨家专卖三菱冰箱。
=
成长的精神实质,对过去的忆苦思甜;不良不美的再体验;性格偏执狂或先天超群出众或希望的田野。对自己的不满基本上将以概括。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不满拾忆于狂购的刺激,相对于数量的血拼购物,这跨国收购是一口吃个胖子。
既然是花钱的事情,那就是有用没用的问题。作为创始人且经营几十年的老手为何要出手切割?是要价策略还是实验报告,总之,肯定不是钱的问题。我们不满足的满足寄托于收购欧美优秀企业或品牌或资源。除了学习了解一下,就是满足一下,顺带不会亏本,光宗耀祖。潜意识我们有市场,我们理解自己的市场,没问题。当然没问题,这本身就是问题。
卖家关键是被认可和好时机。中国企业趾高气昂收购这是路人皆知,对卖家是个好机会。欧美产品被认可那是中国市场一以贯之的宗旨。应该说欧洲人愿意卖给中国企业,这是真正千载难逢的商业机会呀。除了政客之外。
买了什么?_?划算与否?。买家为了品牌和面子,都是划算,我有钱,为国争光,买了技术,人才,都是我的。这只是宣传,联想在人民大会堂完成的交易,后来怎么样。划算与否,这好像不是国人关注的,除了满足一下,钱不是问题,我们是有钱了。我至今还没看到报道中国企业收购的西方企业是不划算的。这好像是欧盟的悲剧,他们都是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就怪异了,欧洲人是傻子吗?怎么不谈谈价?这好像不是交易行情价而是同情的对象。
既然不是傻子,欧洲人玩什么?赚钱。欧洲是工业的长子,就像东北工业是中国的长子一样。现在怎么样?为什么?欧洲为什么不是中国的东三省?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硅谷大街人来人往,欧洲品创新仍然前进。不用说互联网的创新,时滞仍然存在,只不过很微距。
既然如此這般,那一時的滿足,明天會更好嗎?實踐沒有錯,買了就划算,計算過。但是,購買才是風險增加的一方。得到,失去,。
張海勤 2017_1_9#2241於廣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