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黄金”创新型企业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其逐渐成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1、互联网、物联网和信联网的深层次发展,我国的物联网的市场来看,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为“互联网+黄金”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撑,让创新步入快车道。2、黄金产业利用资本市场跨越式的发展,逐渐向产业链下游渗透,黄金产业资本和产业互联网相互交织,融合发展,2016年黄金行业的资本市场有三件事比较抢眼:达仁资管收购灵宝股份;银科控股收购金大师;苏投公司战略注资“黄金钱包”。而后两者都是“互联网+黄金”的创新黄金企业。3、我国的民间藏金则是一个巨大的待开发的金矿,2010年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表示,民间积累的黄金已经超过3000吨。不完全统计民间沉淀黄金累计超过9000吨,2014年我国金矿查明资源储量为9816.03吨,两者几乎相等,民间的大金矿等着我们黄金企业去开发。4、黄金的本源属性,其在民间消费的基础上的强流动性是黄金产业互联网有其独特性,2016年上半年,我国黄金的供应量,三分之一来自再生金,经济计量分析显示,金价每上涨1%,再生金的供应量将增加0.6%。5、我国的黄金市场发展的创新基础已经形成,拥有全球黄金市场多个第一,尤其是产量,我国是唯一一个超400吨的国家,又是第一大场内即期交易市场和第二大黄金期货交易市场。6、目前,已经有近30家“互联网+黄金”的创新企业,基本上都在创新初期,正处在商业模式的优化期。五大国有或上市黄金公司都已不同形式推出了“互联网+黄金”平台。
既然为创新,就要有风险、就要有思维思路的碰撞,就我们的这些“互联网+黄金”的创新企业,其发展过程中要思考三个问题:1、依托黄金产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2、黄金行业怎样保护包容这个新生事物?3、创新的互联网黄金企业怎样对行业资源倾向性的投入和整合? 站在整个黄金产业的基础上管理经营“互联网+黄金”的创新企业,我们要把握四个原则:1、黄金产业的互联网企业根植在黄金产业的沃土上,必须服务黄金产业。2、黄金产业企业要以全产业链系统地调动资源,运营黄金互联网企业。3、黄金互联网企业脱离不开企业的本质,其一切管理经营必须有效。4、引入互联网和金融两个工具进入黄金互联网企业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增加效益,而非其他。 认清“互联网+黄金”目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互联网+黄金”企业的定位来自于市场核心需求的精准客户/用户,其发展分化,我们的参考是:是否服务/参与黄金产业链的某个环节的延伸或者衍生企业,将分化三种形式企业: 三类互联网化黄金企业目前存在的痛点是信用、风控和人才团队,是既懂产业又懂管理经营还懂互联网及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三个痛点的解决,需要足够的时空去整合资源。 “互联网+黄金”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是基于黄金产业链,而黄金产业链有包括了:企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空间链。其作用时降低企业成本、让创新企业出现、营造创新氛围、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黄金产业链金融和黄金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黄金”企业要融进黄金产业链的中,重视“两融”的发展和创新。基于黄金产业链上的“互联网+黄金”企业,顺应了产业互联网和产业金融的发展大趋势,发展必备元素有:品牌心智、人才、技术、国际化、金融资本。企业本身的发展必须修炼好内外功。其中,市场需求是外动力,“互联网+黄金”创新企业的发展中,要完善黄金产业企业的“生态系统”:以供应链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基础,建造“互联网+黄金”企业“系统性价值链”,包括“黄金产业各环节价值链”和“黄金企业上下游价值链”,以互联网为工具的价值传递来重构商业模式,进行互联网化黄金企业的价值创造。要不断优化商业模式,核心团队要对创新企业的有效性负责,这两个方面是一一对应的,从而杜绝了“互联网+黄金”企业的“虎头蛇尾”。 形成资源合力,创新分工分配模式,这是“互联网+黄金”企业发展的内动力。重点是互联网运营团队和黄金产业团队的融合上,要达到高度一致的价值观,(1+1+N)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解决“互联网+黄金”的人才团队短缺的问题。用好两个工具--互联网和资本,拓展一个视野--国际化,以用户为中心轻装上阵,拥抱黄金产业链,打造黄金产业的“生态系统”和黄金创新企业价值链的“生态圈”。(根据作者在2016中国国际黄金矿业技术高峰论坛上的发言进行整理。)